章节目录 附录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边界感培养(1 / 1)
作品:《生命永恒之西沙拯救》当令之行便行令,这是自然规律,顺势而为,方为上策!“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
人生旅程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数十年或者百来年的时光,但是人生中又有几年是脑子健康而精神清晰的呢?
美国的残疾作家海伦·凯勒曾说:“感恩之心是一颗宝石,以它来增添生命的光辉。”而感恩之心就是人际之间的边界感柔和与温暖之恰到好处。这种感恩之心,这种人际安全边际界限,并非天天然而来,而是后天学习培养而成。
陈晓航感恩母亲。虽然她没有给自己带来的,仅仅是三万多元的存单,而没有任何巨额财富。但是陈晓航感恩母亲的牺牲,感恩母亲的安排,感恩母亲做出的任何决定。
尤其是那句永别了!很痛很痛很痛,也很不敢想象母亲现在的境况。
但是如同旧时代岛国的一位母亲和儿子。在那个贫瘠的世界,生活资源,无法让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们继续消耗粮食。所以一旦年迈或瘫痪病症,那么成年的孩子,就会背着老人,进入原始森林,放下之后离去。这或许是一种自然的生命观念写照。
而有一位母亲的儿子,就是不愿意那么做。这位年迈的母亲,一次次地要求儿子把自己背到森林里去,让自己走祖祖辈辈安排好的结束人间生活,去向普照大地的神界。
最终,不得不服从母亲意愿的儿子,把母亲背入森林。但儿子不愿意当下母亲。因为儿子想要找一个相对遮风挡雨的好地方。走了很久,口袋里的干粮,竹筒里的水都被母子两个吃喝完了。
母亲说,“儿子,我口很渴,让我喝一口吧。”
儿子看着空空的竹筒,把母亲放下并安置在一块较为平整的大石板上,然后飞快跑去很有些距离溪边打水。
等到孩子回到放下母亲的地方,母亲并没有在石板上。只有母亲的外套,上面有一撮干粮。哪来的干粮?那是母亲一口都没吃而已!
儿子急切在周围寻找,发现母亲的身体在山涧中。儿子一下子清楚母亲怎么出现在山涧。他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起身回到石板,拿起母亲留下的衣物抱着那干粮。然后勉强自己,得活着走出了森林。
陈晓航的母亲,也许也可能会在某个山涧流水之间,不为去感受,而是为不再需要感受自然的风和景,俗世的是与非。
陈晓航就在心中,心眼感受母亲正静静地坐在某条山间溪流旁,听着潺潺水声,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感受着微风拂面。她并不只是想单纯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更希望能借此远离尘世喧嚣和是非纷扰。在那里,她可以摆脱一切束缚和压力,放松身心,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她渴望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安宁。
人从心灵的宁静中来,也走向心灵的寂寥。
在人类刚刚出生,灵魂就如同一张白纸,没有办法看到任何有形的痕迹。即便到了三岁,有了一点点自我意识和灵性的觉醒,但也是基本没有心理边界感的。或许也可以说是极其微弱的自我意识和羞耻的。同时这个年龄的记忆也是很弱很弱的。
一个三两岁的孩子,洗完澡,光着屁股跑来跑去,毫无心理的不适感。不就是毫无羞耻感和安全边界感的真切展现吗?
但是慢慢地,到了四五岁,就会有不同的界限和区域归属感觉了。
同样地展现,譬如两三岁的孩子压根不会管爸爸妈妈在房间里干嘛,而四岁五岁六岁之后,会有一些感觉越来越清晰,不能被允许随心所欲地进出爸妈房间了。到了十来岁,进入爸爸妈妈的房间就很自觉地会敲门或者大声说,我进来了哈。
这就是无意识中的边界感的培养例子。其中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安全边界的界限感培养的重要时期,过了这个时期,再想补课,重建安全界限感的意识能力,那就为时过晚了。
人生的旅程很漫长,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人,也会错过很多人。但是,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遇到的那个最好的自己。一个人如果想别人对我们自己如何好。那或许可遇不可求,但是如果一个人想要对自己好,那么即便这个人不是最优秀的,也不是最成功的,但是这个人拥有珍惜自我和温暖自我的心灵。这个人愿意与自己,也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生活,愿意在人们需要时伸出暖手,愿意陪伴自己的世界,走过人生的起起落落而始终心中之火不熄灭。
这种陪伴和懂得我们自己的人,绝对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但是这种财富向外求,很难。最简洁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向内求。问自己的心声,我是谁,我是否知道自己可以做那些,该怎么做才是自己的心声,而哪些又是不可以做的。
想要遇到最真美的自己,这就要我们感恩自己生命,感谢自己的生命形式和生命内容。一个人要以永恒的感恩心,去对待自己和自己所拥有的生活,感恩那些陪伴我们灵魂不孤单的温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