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8章 澶州城头(1 / 2)
作品:《天圣令(叁)》景德元年,正当宫中一片喜庆的时候,从辽国传来消息,萧太后带着辽帝耶律隆绪,以太后的族兄萧达凛为元帅,奚六部大王萧观音奴为先锋,再次兴兵南下。
景德元年三月辽国的萧太后挟数十万兵马,已经攻破数个城池,逼近京城。
举国震惊,赵恒起用毕士安、寇准为相,并在寇准的劝说下,决定御驾亲征,以鼓舞士气。
天子亲征,御驾刚出汴京,消息传到澶州,已经使得军心大为振奋。消息传来,王钦若刚到天雄军上任,便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将攻打天雄的辽军打得大败。
澶州离汴京只有两百余里,天子车驾第三日到了韦城住下,时近隆冬,次日起来继续上路时,已是满天鹅毛大雪。
张怀德早备好了貂帽狐裘,此时见天上下雪,忙捧出来给赵恒换上。赵恒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叹道:“如此天寒地冻,冷的又岂是朕一个人。这貂帽狐裘,能够人人皆有吗?朕既然来到前线,便当与将士们同甘共苦。随驾的文武百官,前线将士都没有寒衣御冬,朕身着重裘,如何出现于千万将士面前?”
张怀德只得捧着狐裘就要退下,刘娥正随侍在傍,见状道:“官家,貂帽狐裘可以御寒,官家既然不用,何不将其裁成几领护肩,也好赐与守澶州的将帅们御寒,让他们可以分享圣恩?”
赵恒嗯了一声,道:“这倒也使得,只是行程匆匆,又没有带宫坊的匠人。”
刘娥拿起狐裘看了一下,道:“不妨,这女工活儿倒也简单,臣妾试试看这几日赶工,能不能做出来。”
赵恒点了点头:“就交给你了。”
也正在此时,澶州城北城门上,威武军的军头张环正领着手下,大清早地抬着床子弩出来了。
本朝因缺少马匹,因此各军中皆以步兵为主。为了要对付辽人的剽悍铁骑,当时军中近一半以上皆为弓弩手,但是就算是弓弩手,也有高下之分。象张环这一种,就算是弓弩手中的顶级了。
张环掌的是床子弩,而且是床子弩中最为强劲的三弓八牛弩。整张弩弓由三张大弓组成,拉动这张弩需要八牛之力,弩弓大如铜床,因此得名。每次动用床子弩,需要百余名兵士分别绞轴张弦,方能将弩箭发出。床子弩本能一射七百步,开宝年间,大匠魏丕对床子弩作了改进,增造至千步。虽说千步,但是素日最多也只射过七八百步,过远则难免失去准头。
张环掌弩二十余年,从最普通一人可掌的单弩开始,直到如今率百名军士掌这军中最强的三弓八牛床子弩,这军中多年生涯,他也不知道自己手中的弩,射杀过多少敌人。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的生命都已经和这弩弓化为一体了。
清晨的阳光照得床子弩上,反光映得张环微眯了一下双眼。忽然听得耳边兵士叫道:“有辽人来探营。”
张环向城下看去,却见远处辽军营门大开,有一队辽人的骑兵,约有上千人向澶州城而来,显见是辽人乘着清晨时分来探营。
“他奶奶的,辽人也学狡猾了,前几日射杀几个探营的辽将,如今都知道缩在千步之外了。”身边的兵士见有敌兵来了,拿着弩弓上的望山量了半天,却无法瞄准,气得直骂。
张环温和地笑了:“别急,掌弩人最戒心浮气燥,一弩要发射千步之外,稍一焦燥,捺不下心来,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他微眯着眼看着远处这一彪辽人骑兵,由于长年掌弩瞄准的缘故,他的眼睛就在平时也是微眯着,看上去似乎整日睁不开眼,然而仔细看了,却是从他的眼睛细缝中透着一点寒光。看任何事物,都像是在冷冷地观察着一处可以瞄准射击的目标似的。他长年掌弩练准头,整个人的脾气也变得极为耐心细心,轻易不动喜怒,然而只有他最贴身的小军才知道,他所有的耐心细心,都只是为了等待猎杀猎物的那一刻。
但见这批辽人,直到站在千步之外一处小山上便止步不前,当中一人居中指挥,辽军分成一支支小队散开,在城外驰骋交错,查探军情。
这些人骤忽来去,无法瞄准,气得城头的众军士直乱骂不已。张环伏下身子,探出城头观察了一会儿,才站起来拍了拍手道:“以三百步手弩,耐下心来瞄准骑兵前方六步射出,先拿这一小队的骑兵试试看!”
一队手弩兵上来,排成队依着张环所教射向所瞄准的骑兵前方,但听得唰唰连声弩箭破空而出,那一队骑兵奔驰飞快,却哪里抵得上弩箭破空之快,一轮急驰上去,竟是一个个前赴后继地直向箭头飞扑上去似的。但见箭头射处,黑压压一片仆倒,整队辽兵不是伤人便是伤马,纷纷坠地。
忽然见一道电光闪过,一骑飞驰出十余步外,方见断了两半的箭头坠地,但见黄沙滚滚,那一骑辽军早去得远了。
张环看得分明,失声道:“三百步弩弓竟然能被此人一刀削断,此人身手绝非普通探马,至少是个百夫长。”
身边众军士聚了过来,听他此言忙问道:“张军头,那又如何?”
张环微眯着眼,努力要穿透强烈的阳光,看清远处小山丘上的辽军人马。他的声音已经因为强抑着激动的心情而显得有些沙哑:“能够让如此好手为他作探马,身边又围着这么多辽将的人,必须是辽军营中,地位不低。兄弟们,这说不定是条大鱼,咱们开弩,想办法试试能不能射到他。”
副军头正学着张环的样子远远地瞄了瞄远处,听到张环的话不由地吓了一跳:“张军头,那个小山丘离咱们这里起码千步之外,咱们的床子弩已经是军中最好的弩弓了,它虽然号称千步,但是顶多只射过八百步,八百步外就没射过。想要射到那小山就已经不可能了,更别说是射到那辽将。”
张环猛一回头,那副军头正站在他的后面,忽见他转头四目相对,但见张环平时永远眯着的双眼陡然间精光大炽,眼神中竟似有一种赌徒似的狂热,也许军人是一种更狂热的赌徒,有时候在战场上他们的一个决定,就是赌命。
张环的声音低沉暗哑:“张环掌弩三十年,从来没有射过千步以外,也从来没有射过辽人大将。如今机会送上门来,岂可放过。若是射中了,那便是射杀辽人一员大将。若是射不中,顶多我张某冒失顶罪罢了,于战事上来说,划算得很。”
众人皆凌然,张环一声令下,百余名弩箭手各司其位,张环登上弩台,六名兵士抬上一支足有六尺长的箭矢,齐力一声吆喝,将这箭矢安放在弩架上。这三弓八牛床子弩的箭矢以硬木为杆,精钢为簇,生铁为翎,状如标枪,三片铁翎则像三把剑一样,世称“一枪三剑箭”。这样力度的弩箭一旦射出,便是城下敌将穿着铁铠甲,手执盾牌挡阻,也难免盾碎甲裂,一命呜呼。
张环大喝一声,众兵士齐声大喝,扳动索盘,但听得轧轧连声转动,这床子弩已经在众力之下缓缓张开了一大半。张环伏下身去,双眼眯得只剩一条细缝,这细缝中却聚集了所有的寒光杀气。他的眼睛,从一枪三剑箭的尾部,成一条直线,以弩臂未尾一个突出的铁制望山为校准,一直望到远处的小山上。
床子弩上有八道黑线,从两百步到八百步各有刻度,越到中间,刻度越密,数百步的距离,有时候哪怕只是细如发丝的一点偏差,那便是差之毫厘、缪以千里的不同了。事实上在六百步以上,就差不多要大半靠掌弩手个人的眼力手法和经验,才能决定射出的成败了。
张环以望山为校准,缓缓地调整着高低角度,他似乎在看,但是人的眼力,能穿越这么远吗?他的整个精气神像是附在了这支弩箭的上面去,那亮晶晶的弩箭头仿佛化为他的眼睛,在遥远的旷野上寻找焦点。那一刻城墙已经不在,身边的所有人马也已经不在,甚至前面的一片旷野也已经不在,唯一清晰的只有那闪闪发光的弩箭头,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小山上。渐渐的,那喧天的黄尘在他的眼睛里一寸寸变得清晰,那远处极细小的兵马人群,竟似乎大了一些,看得更清了一些。他看到那旆旗招展,看到那旗下辽将,也看到辽将前面整排的盾排兵挡在前面。
他迸住呼吸,周围所有的声音似乎都消失了,只听得自己的心在胸口跳动的声音,响得像打鼓般的又急又快,只差一点就要撞破胸腔似的。他抿着嘴,将弩弓的角度微微抬高三分,弩箭走的是弧形,千步之外,什么角度才是它的落点?
张环眼中蓦地一道精光闪过亮得骇人,低低地喝了一声:“射——”语音未了,但见一道寒光离弦而出,仿佛一道银光闪闪的白龙,直冲空中,扑向远方那处小山。
千步之遥,六尺弩箭,这银光在空中只一闪便消失了,只一刹那功夫,那小山上的旆旗忽然一片乱倒,所有的人马立时簇成一团。城头上众兵将一片欢呼:“射中了!”
张环忽然间只觉得全身大汗淋漓,四肢仿佛不似自己的,全身脱力,缓缓坐倒。
“好——”忽然听得身后沉声喝道。
张环缓缓转头:“张大人!”
张环的上司寿光节度使张光世已经站在他的身后,按住他的肩头:“张环,好样的!”回头喝道:“开城,随我出击!”
对方辽将不料身处射程之外,忽见六尺长的弩箭从天而降,直穿破数张盾牌,那余力竟将那辽将直撞下马来,不禁军心大乱。方自惊魂未定时,澶州城开,张光世率军扑击过来,数千辽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张光世本冲着那为首的辽将而来,不料辽人悍不畏死,直将张光世军队拖住,却有数名将士,抢了那受伤的辽将拼死冲杀出去。
数千辽兵,大半战死,只有数人被抓。当晚,御驾先锋官石保吉已经得到信讯,已审问出受伤的辽将竟然是辽军主帅,萧太后最倚重的重臣萧达凛。
消息飞报御营,赵恒得知大喜,立刻下令,连夜起营,快马直向澶州而去。
第二日正午,已到澶州南面。
澶州城分为南北两城,中间隔着一条护城河,称之为澶渊。
三军将士,遥见赵恒车驾,已经是欢声雷动,山呼万岁之声几可惊天动地。
赵恒早一日已经有旨,除有关人员外,各军将帅必须镇守原位,不得擅离接驾。
此时打前战的李继隆石保吉等人已经在道旁接驾。赵恒车驾停下,自车驾内送出数袭狐裘护肩,赐与诸将领。众将听说是皇帝将自己的狐裘裁作护肩分与众将,皆感动地山呼万岁。
李继隆接驾后禀道:“天子亲征,军心振奋。臣李继隆禀官家,圣驾未到澶州,昨日便已经有了捷报。”
赵恒心中甚喜,打起帘子问道:“有何捷报?”
李继隆见车驾边有一青衣护卫骑马侍立,容貌甚熟,连忙低下头去禀道:“辽军听说圣驾亲征,欲来个下马之威,前几日加重兵攻陷德清城,对澶州形成三面合围。臣等到此后日夜均设伏兵,昨日威武军见有一辽将带领一支轻骑前来探察地形,被军头张环以床子弩射伤。那辽将虽然被救了回去,但是据被我们抓住的辽军招供,此人竟是辽军主帅萧达凛本人。”
赵恒大喜:“太好了,三军不可易帅,辽人军队未发,先伤了主帅,这一战打得漂亮!李继隆,你将有功之人报上,朕要重重有赏!”
李继隆乘机说道:“官家未到,声威先至,将士们立刻打了大胜战。官家一路辛苦,请入城休息吧!”
寇准上前一步道:“请官家入北城。”
李继隆忙道:“北城街巷狭小,不能容纳御帐,南城已经准备好一切了。况且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也来不及渡过到北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