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599【国丈】(1 / 2)

作品:《

献书之人还真不少,南北各省的藏书家们,纷纷拿着书目至翰林院,一时间至少发现上千数量的孤本。

包括铅山费氏。。。

费映环和娄氏夫妻俩,借着献书之机,顺便来南京探亲,他们已经好几年没见女儿了。

走在紫禁城的巷道里,娄氏看着巍峨宫墙,忍不住感慨:“退回去十多年,何曾想过会是这番气象。听说鹤儿在庐陵造反,我当时差点都被吓晕了,生怕引来灭顶之祸。”

“还是夫人有气魄,为夫若是在家,肯定赶紧跟鹤儿断了来往。”费映环莞尔笑道。

费映环这几年是真潇洒,啥事儿不管,带着妻妾和幼子,住在杭州安享清福。杭州的山水名胜,早就被他逛完了,偶尔还去苏州那边,甚至跑去浙南到处爬山。

文学也没落下,每年几十首诗词问世,不管国丈写得好不好,杭州文人都会争相传阅。

夫妻俩被带到紫禁城东南方一处院落,那里是他们今晚下榻的地方。被褥都换上了新的,还派了些宫女临时伺候,等到明天再进宫面圣探亲。

紫禁城有一片区域,外臣是可以居住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内阁大臣和中枢舍人,若遇紧急情况需要加班,夜里不方便出宫回家,于是就在特定的房间留宿。

第二,大臣临时受到召见,跟皇帝议事到夜间,也可以在紫禁城留宿。

负责服侍夫妻俩的宫女,也非后宫的宫女,更类似紫禁城里的杂役。领头的女官拿出一块腰牌,说道:“陛下有令,若国丈想要看书,可去文渊阁借阅书籍。此为借书牌。”

费映环拿到借书腰牌,顿时就坐不住了。

娄氏笑道:“去吧,我在这里转转。”

费映环跟随女官外出,这女官似乎接到过命令,一路都在给国丈做导游:“此处北面的宫墙内,便是春和殿。目前还空着,陛下有令,等太子十岁之后再搬入。”

春和殿,就是太子东宫,跟内阁办公的文华殿离得不远。

费映环微笑点头,太子嘛,他的乖外孙。

行走一阵,女官指着前方说:“这便是文华殿,阁臣与中书舍人,平日里皆在此处办公。”

内阁?

一辈子都没做过朝官的费映环,听到内阁的名字有些眼热,问道:“我可否去逛逛?”

“可以。”女官微笑带路。

南京紫禁城,在一些细节方面,跟不断修改的北京紫禁城不同,更与清代的紫禁城有很大区别。

明代的文华殿,最初是太子的办公场所,也是太子读书学习的地方,因此跟东宫离得比较近。如果明代的哪位阁臣,突然被封为文华殿大学士,同时皇帝还身体不好的话,一般可以理解为托孤大臣。

到了明中期,太子往往年幼,甚至皇帝故意不立太子。比如嘉靖,早年死活不立太子,文华殿这太子地盘就废了,变成皇帝召开经筵大会的地方,嘉靖还在此建造偏殿,专门存放用于炼丹的药物。

文华殿功能的转变,标志着明代太子培养机制彻底崩坏,太子无法在登基之前就熟悉朝政事务。

而今,赵瀚直接把文华殿,确定为内阁办公场所。

主敬殿和东西配殿,还有经筵前祭祀孔子的传心殿,全部改造为内阁办公室。虽然现在还空着许多,但随着国家事务日益繁琐,那些空置的办公室肯定能派上用场。不至于像明朝那样,一直增筑办公室,甚至部分内阁办公室搬到紫禁城外。

费映环突然回过神来,问道:“文华殿成了内阁,太子摄事之所便没了吗?”

女官介绍说:“春和殿(东宫)的西侧,新建了一座元良殿,是为太子摄事之所。”

费映环跨进文华殿的侧门,在小院里看到一个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正抱着一摞文件,也没把费映环当回事儿,以为是被招来内阁议政的外臣。他朝费映环点头致意,便再次小跑起来,似乎忙着去送文件给哪个部门。

这里的各个办公室,中书舍人数量很多,紫禁城内的秘书都叫中书舍人。不仅内阁有,制敕房和其他部门也有。

费映环逛了一圈,全是各种中书舍人,而且都像事务繁忙的样子。他也不好去打扰,更不便去接触阁臣,开了眼界之后便离开文华殿。

文渊阁在更南边,跟文华殿一样,也是一片建筑群,藏着许多图书和国家档案。

费映环出示腰牌进去,鉴于明代文渊阁藏书大量毁坏和遗失,如今的文渊阁管理更加严格规范。一般不准把书借走,只能在这里阅读,就算借走也得详细登记。

一直看书到傍晚,费映环才返回住处。

娄氏好奇道:“紫禁城里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