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3章 宋二哥(1 / 2)

作品:《天汉之国

第二天一早,王宵猎起来洗漱罢了,站在自己院子里,看着东边的一轮朝阳。

小院很整洁,只是人口不多,许多房子都封起来了。王宵猎的房前种了一棵梧桐树,墙边空地栽着花木。中间一个凉亭,凉亭中放了一个石桌,旁边围着四个石凳。

王青秀没有事干,在家中除了读些闲书,便就收拾这个小院子。花花草草,似个花园。

看了一会,王宵猎道:“院子里景色虽好,只是太过幽静,少了热闹。过些日子,买些猫狗回来养着。再养上几只鹦鹉,就不这么冷清了。”

王青秀正从屋里来,道:“我是个安静的性子,多了那些,只怕心烦。”

王宵猎道:“养了就不会心烦了。人经常会这样,事情没有做之前,这也麻烦,那也麻烦。等到真正做了,才发现自己喜欢得不得了。”

这叫做真香定律,后世的人总结,千年前的人同样适用。

吃过了早饭,王青秀道:“最近些日子,赵洛镇那里的集市改成了每月一、六。今日十六,镇里格外热闹,我们去逛逛如何?”

王宵猎道:“以前的镇里及各处草市,市集日期不定,也没有规律,甚是不便。前些日子,我命各县把下面的乡、镇统计一下。五日一集,各乡镇轮流。”

“原来是你吩咐做的,倒是方便得很。”王青秀说着,看着王宵猎。

王宵猎想了想,道:“如此也好。想起小时候姐姐背着我,跟着阿爹到草市去,极是欢乐。既然今日在家,那便一起去看一看。”

说完,回到自己的房里换了便服。又吩咐士卒,挑六七个伶俐的,换了便服跟着自己。想了想又吩咐人去叫王忠,与自己姐弟一起去。

村子离着赵洛镇不远。几人步行,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集上。

看着人群涌动,王宵猎道:“此处是大镇,日常里就商铺众多。没想到集市的日子,还能够如此热闹。原来以为,只有那些偏远的地方才如此。”

王忠道:“每到集市,附近许多里的商家都来做生意。镇上的商户也在集市上摆个摊子卖货,自然热闹。而且到了这日子,周边村里的百姓,都呼朋引伴来,格外热闹。”

几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进了集市里面。

这些集市,是王宵猎照着自己印象里的样子组织起来的。每个乡镇都在外面找一块空地,单独划出来,作为专门的集市。除了一些大的固定摊位,农民来卖自家的货物不收税。

很短时间,这些集市就热闹起来。卖各种货物的,应有尽有。

走进了集市,见路边一个一个小摊,什么都有。这是附近的村民,凡是觉得能卖钱的货物,都拿到这里来卖。他们没有称,都是分作一小堆一小堆,或者一把一把。堆多少钱,一把多少钱。当然,还有这个时代的特色,扑买。其实就是变相的赌博。一条鱼算多少钱,一堆菜算多少钱,客人来赌一把。赢了不用花钱把货物拿走,输了就交钱,但不能拿货物。

王宵猎有心把这习惯禁绝掉,只是时间还不急而已。

卖货物不用称,而是分堆来卖,主要的原因倒不是没有称,而是不识数。乡下人家,一个村子里读书识字的人有一两个就不错,能够识数的就更凤毛麟角。

社会文盲多,很多人的概念里都是觉得识字的人少。其实除了不识字,还不识数。你说一斤菜多少钱,那两斤要多少钱,三斤五斤大多数人就分不清了。

卖货的习惯,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后世很多人到了落后地区,发现那里的人卖货物不论斤卖,而是一堆一把地卖,就说社会淳朴,其实是不对的。这样卖,只是他们做不到论斤卖而已。包括中国周围的地区,比如韩国日本,他们进入现代化之前,社会的发展程度也低,也习惯如此。

中国人买货卖货,特别喜欢明码标价,锱铢必较,本就是长时间商业发达的标志。

一路走过去,王宵猎道:“这里卖的菜倒是多,看着也新鲜。”

王忠道:“都是附近的乡民。既然有集市,他们不定就随便采把什么,拿来集市上卖。卖掉了,便就顺便买些货物回去。卖不掉,就当来闲逛了。”

王宵猎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中国到了宋朝,商业开始变得发达。但也只是开始而已。现在乡村地区,有许多地方特产,实际上不值钱。便如鱼虾,如藕和菱角之类,村外到处都是。汝州到了中秋,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周边山里红艳艳。树下的柿子不要钱,只要愿意摘了,就可以拿到集市来卖。

走了一会,王宵猎道:“看这一家柿子,格外地大。不如我们买一些,拿回去尝尝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