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96章 永不满足的劲头(1 / 1)

作品:《红魔传奇主帅:远征之路

第296章 永不满足的劲头

“我们老板最喜欢的红魔并非三冠王那支球队,而是1992至1994年期间的队伍。我想那是因为那支球队对胜利充满饥渴,对比赛充满了激情,全队上下都具备高度的自信,但又始终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加里-内维尔自传》

赛季结束,红魔赢得联赛冠军,弗格森赢得最佳主帅,坎通纳赢得最有价值球员,俱乐部得到了各大媒体的高度赞誉。

BBC说:“卫冕成功的红魔开启了英超的新时代,这是属于红魔的联赛,这是弗格森的光荣。”

天空体育说:“弗格森创造了奇迹。联赛里卫冕并不常见,球队需要更多的动力。红魔在弗格森的带领之下越来越出色,对英超其他球队的优势越拉越大。红魔踢得更具统治力,更加自信和游刃有余。我们印象非常深刻,弗格森的球队踢得更加锐利,更加快速,更有攻击性,其他球队无可阻挡。我们从这个球队里看到了更多闪光的技术细节,更多的战术变化,更多的个人表演。”

《泰晤士报》说:“引进基恩被证明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弗格森的眼光令人叹服。他们看上去并没有改变阵型,没有改变结构,甚至连战术打法看上去都差不多。但红魔显然要比上个赛季出色得多,他们的攻守更加平衡,对比赛的掌控更加彻底,球员之间的默契也更加出色。弗格森打造出了一支整体性非常强的队伍,其中又有特别出色的球员提升了他们整体的优势。”

《曼彻斯特晚报》也来凑热闹,“一个联赛被老冠军卫冕,很多时候是无趣的,也是联赛失去竞争力的表现。但红魔这一次显然是个意外。相对他们在第一个英超赛季的夺冠,这个赛季他们的卫冕更有说服力。联赛进行得十分激烈,红魔的对手依然强劲,但弗格森显然已经有足够办法。我们看着红色的球队一骑绝尘,只能称赞弗格森的执教水平。”

红魔已经在联赛中赢得了两连冠,成为了联盟的一个无可置疑的焦点。弗格森带领球队登上了新的高峰,取得了远超一般冠军教练的成功,自然是赢得了媒体的一致赞誉。

这个赛季的红魔实力不减反增,但最关键的是球队完全没有丝毫自大自满的情绪,每个人都对新的荣誉保持着饥渴。弗格森引进基恩和培养提拔青训球员的决定,让球队保持着活力,并且持续在进步。

正是这一年弗格森出色的管理、科学的训练,才让球队不断进步。而他在球队打法上的尝试,战术上的探索,奠定了球队此后年月真正称霸英超的坚实基础。弗格森从1987年引入麦克莱尔开始,召回休斯,打造出值得信任的攻击组合,然后是布鲁斯、帕里斯特加盟,引进舒梅切尔,强化了防守能力;随后这是坎通纳的加盟,因斯和基恩的双核,吉格斯的闪亮,坎切尔斯基的飞驰…..弗格森最终按照自己的愿望和目标,打造出一个超级强大的团队。

在夺得第一个超级联赛冠军之后,弗格森就立即开始强化球队的整体性。他需要很好地解决团队夺冠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普通球队和豪门霸主的区别,就是前者夺冠了会骄傲自满,放松了要求,失去了卫冕的斗志,更失去了对更大挑战的充分准备,也没有了面对更大困难的坚韧战斗精神,整个球队失去了最好的时间窗口,只能像昙花一现般短暂闪耀,不能长久地称雄于世。

豪门霸主会怎么做?弗格森也是有经验的,当年他的阿伯丁队也一度成为了苏格兰的第三极。

从夺冠到卫冕,从单冠到双冠,从强大变得更加强大,弗格森给红魔所做的一切,无论是精神动员,战术打磨,严格训练,还是出色的引援,以及大胆提拔青训的尝试,在漫长的联赛期间的指挥决策,都是无比关键的。

这一支红魔真正有了称霸于乱世的信心,有了唯我独有的、蒸蒸日上的风格特质。弗格森给球队打下了烙印,他的思想影响了球队,他的追求成为了球队的目标。红魔队就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也与此前历史上那些卫冕球队不同的特质。这一种区别于其他英超球队的特点,无比饥渴和永不满足,超越以前的勇猛,以及更加好斗的战斗精神。

这就是弗格的红魔。

红魔球队的气质鲜明,球员的个性也分外彪悍。弗格森连续多年带队,深刻影响了全队的精神。无论是更衣室的吹风机,还是球场边的蹦蹦跳;无论是对青训瑰宝的痛下杀手,还是不顾一切坚持熬过下课危机,弗格森给红魔注入了自己想要的基因。这是弗格森对于红魔最大的贡献,被誉为“红魔之道”的风格。没这种风格,红魔很难和其他球队区别开来,不会维持它在球迷心目中那么特殊的地位和形象。

红魔之道是什么?

首先是强烈无比的进取心。红魔永远在追求胜利,永不满足。不仅如此,红魔还追求场面的胜利。赢,而且要赢得大气,赢得积极大气,气势酣畅。弗格森一直高举积极进攻的旗帜,不管足坛是否变得更加功利,更加保守。红魔的打法就是要将进攻的美妙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就是会为了3分不择手段,不管是彪悍的对撞,还是不管任何形势下的进攻决心,犀利、直接、直入内心。不管任何对手,不管对手实力如何强大,红魔从来不会软弱,不会未战先怯,未打先降。基恩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一风格:踢球欢迎,打架奉陪!许多在老特拉福德吃了败仗的对手都心悦诚服:红魔不是不给机会,只恨自己没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