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83章 盐铁民生那些事(2 / 2)

作品:《休夫带两娃,她靠种田风生水起

韦小叶转送的这块盐池并不大,只有二十亩,却可年产四十万斤盐!

百年前,本朝食盐五文一斤,比粮食便宜一半。自从朝廷推行榷盐法专营之后,官盐的价格水涨船高,去年已然是三十七文一斤!

这就导致普通百姓连盐都吃不起,因此私盐盛行起来,毕竟价格比官盐低得多,通常是十五文一斤。

虽然跟粮食比也算贵,到底还能买得起日常消耗。

不过新皇登基后,出手整顿盐铁政令,生生将官盐价格降为二十五文一斤,并且下旨承诺,十年内官盐价格调到十文!

韦小叶知道神武皇帝用十年时间调整官盐价格,也算是难为他了。

这东西其实就是寓税于价,如同房地产一样,不过是朝廷役民的手段之一。食盐产量极大,其实完全够天下百姓取食。

朝廷专营便可掌控价格。国库丰盈时可以调低售价,国库空虚时可以调高售价,反正这是百姓刚需,总会有人买单。

但是,免不了有官员、世家上下其手捞好处,这才有大量私盐流出。实际上这些私盐本就是来自官盐。

朝廷律法禁止私盐,抓住便砍头,甚至连坐家族邻居。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百姓确实需要低价盐,更关键的是那些被抓住的私盐贩子不过是小喽啰。

官盐变私盐的源头在于,能接触到盐池的世家、官员。有他们在,私盐哪里止得住?大不了损失一批下线而已,换上一批人照样大把赚银子!

而且,就是那些接触不到官盐的臣子,也能分润到常例孝敬。这是大家一起发财的路子,哪里禁得住?

官盐占着财政收入不小的份额,智深如神武皇帝,也不敢一步到位调成私盐那般低价,只能缓缓图之。

否则不说国库岁入要少五、六百万两银子,这些世家、官员、私盐贩子怕是会起兵造反!

二十亩盐池的出产,就算按最低的私盐价卖,每年也可得六千两银子,萧母如何能不大喜?

关键这可是永久文契,只要大夏朝不倒,萧家后人每年都有这宗大银子收入,哪里还会受穷?

萧母自然知道韦小叶看重韦小纤,才出手这么大方。因此,她看向自家儿媳的眼神都拉丝了,满满的慈祥、关爱之意。

韦小叶就她这么个堂妹,又总理银行账房,自是不能亏待了。

萧母又说了半晌闲话,见她有些生倦,便及时告辞带着韦小纤去看韦如月、陆东青、韦虎头等小孩子。

韦小叶知道杨母不再打小月的主意,也便放下了一桩心事。却是年前杨母叫去杨亭隐晦的提了嘴,被杨亭当场给怼了个没脸。

这老婆子有些下不来台,就与萧母嘀咕,恰好被铺子里去报账的小樱听到。她本是河湾村人,给艾草打过下手,做上了分铺掌柜。

小樱便学话给韦小绢,这才传到韦小叶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