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五百三十一章 投降一条路,高旬丽人的反抗(2 / 2)
作品:《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南瓮门位于南墙正中曲折内凹处。除1号门址构筑于城垣最低点的地势平缓处外,余者均构筑于地势险要处。
城门外为平坦的通沟河谷,是通往丸都山城的最主要的通道之一也是山城防御的核心与重点。
门平地砌筑,东西两侧墙体与瓮城的墙体砌筑成整体,但在城内百姓的怒火之下,这样的坚城,仅仅凭借五千人是远远守不住的,
丸都山城的布局以宫殿群为核心,以沿山势走向构筑的城墙为屏障,以了望台和戍卒居住地及蓄水池为辅助,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而山城内建筑数量少、布局简单,缺少街坊和规范街道设计,城内主要干道均由沟谷自然形成,北部两条沟谷是主要通向北北墙、东墙和西墙的主要道路。
其中东部的沟谷在北端分为三支,形成树枝形的道路,分别通往北城墙的中部、中东部和城墙的东北角。
西部的沟谷到北部分为两支,形成丫字形的道路,左侧的通往西墙,右侧的通往城墙的西南角。
即便是主要的宫殿区,其周边的道路走向也是由自然的地形形成。
高旬丽灭国的危机不止这一次,只不过前次没有此番严重,好歹都城丸都城还是能保住的,
随着中原王朝和高句丽自身力量对比的消长,高句丽也多次与中原王朝和周边地方势力发生冲突,作为高句丽早、中期都城,丸都山城曾发生过多次战事。
光武帝刘秀建武四年,高句丽第三代王大武神王十一年秋七月,汉辽东军队攻伐高句丽,直逼都城,高句丽王公大臣退守丸都,粮草殆尽,形势危急。
左辅乙豆智献计,以池中鲤鱼及美酒慰劳辽东军。
使者代大武神王向辽东军将领谢罪:“寡人愚昧,获罪于上国。致令将军帅百万之军暴露敝境。无以将厚意,辄用薄物,致供于左右”。
汉军以为丸都城中水草粮食丰足,久围不利,于是退军。
高旬丽之前的都城国内城也是一座用石块垒起来的城池,
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之前,这里已有战国末至西汉初的土筑城垣,应是汉代玄菟郡辖下的一座城邑。
现有石质城垣是高句丽迁都后于公元3世纪所建,国内城略呈方形,
内外两壁全部以长方形石或方形石条垒砌,下部砌成阶梯形,逐层内收。
每隔一定距离构筑马面,四角设有角楼,以提高防御能力,但即便是这样坚固,国内城还是在一日之后就被高旬丽人重新夺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