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五百五十二章 追兵,持节而来的吴使(2 / 2)
作品:《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节”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外交礼器,一般持节的使臣,是代表着国家和皇帝的最高使者。
为什么要用“节”这种东西作重要的外交礼器,来代指皇帝的权威和国家的象征呢?
这就要从中华民族最早的国家制度建立开始说起。众所周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是由农耕文明发展而来的。
而农耕文明区别于游牧文明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其对于经验和规律的重视。
因为最早的人类,受限于科技和探索世界的手段贫乏,难以面对诸如洪水,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而偏偏农耕文明之下,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便是从“土里刨食”。
如此一来,什么时候耕种,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收获等等的生存经验,就是一代一代人有序传承的重要生存手段。
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历法,正是这种经验传承的直接表现。而在一个社会之中,掌握经验的人,往往是那些年纪比较大的人。
年纪大了就腿脚不好,尤其是在古代生存资料比较欠缺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搀扶或者是依靠拐杖之类的东西。
推而广之,也就是说在中华民族最早的族群之中,掌握着社会地位和权利的,往往是那些拄着拐杖的老人。
而所谓外交使者,其实就是掌权者派出去代表自己的人。
可是怎么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使者是代表掌权者的呢?
就必须要用到一种能让人家理解的信物。
这个时候,一直陪伴在掌权的老人身边的拐杖,就是一个很好的信物。
而在众多做拐杖的材料之中,竹子以其自身蕴含的“谦虚”“正直”等拟人的属性,成为“节”这种外交礼器的载体,至于牦牛尾巴,则是为了好看并加以区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制度的成熟,掌权者不一定都是老人了,但是这种代表最高统治者的信物却流传了下来,形成“节仗”这种礼器的存在。
《周礼·地官·掌节》之中记载:
“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这个时候的节仗实际上已经不单单只竹节了,而是泛指国君的信物,但因为古老的习俗,“节”这种外交礼器的名字还是被传承了下来。
沙末汗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陆承志道:“既然盟约早已缔结,本王自会按约定出兵的,只是不知汝等是否已按约定攻下襄平城,如今与魏军的战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