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767章 风声雷动鸣金铁(1 / 2)

作品:《南宋风烟路

此番林阡与林陌在东线首度斗法,留陈旭坐镇后方、统筹大局并保证前线供给,因此是靠杨叶和王敏两位军师出谋划策。

排兵布阵之初,他俩推测:小曹王将两大王府暂时弥合,金军的谋主应是仙卿和完颜瞻;先锋为移剌蒲阿、完颜斜烈、郭蛤蟆等新锐;鉴于前段时间十八(谐)路诸侯战至力尽、曾经的一线大多都已经退居二线休整,还能上阵的中坚,无非就是恢复能力异于常人的夔王府曹王府高手堂。

“兵来将挡,盟王非亲身出战不可,柳姑娘要时刻小心为他掠阵;至于其余武将,且看各位的了。”杨叶与袁若、郝定、彭义斌一见如故,帐下亲切地为他们分弓。

“完颜斜烈?他还没被我们袁若打怕呐?哈哈哈哈。”郝定边牵马欲上阵、边与袁若勾肩搭背豪爽笑。

南宋官军世代相传的抓钩包纲技术,到这一代已然融会贯通形成体系,袁若正是自幼专攻此术,两年前便炉火纯青到能将铁甲马队克死——金军盾牌再坚、骑术再高又如何,袁家军有序掷钩,战马齐被拖着走,熟练包抄穿插过,盾牌悉数被缴获,如是,宋军节奏整齐,金军阵脚大乱,两个场面对比着看泾渭分明,结合起来看都是无比壮观。

以巧制蛮,这手法会被敌人偷过去、师我长技以制我?实际并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更何况是要针对性破解?才两年,郝定有信心,那帮金人依旧拿袁若没办法。

“不可轻敌。”袁若虽也自信,却如昨般一丝不苟。

事实证明稳重一点并没什么不好——谁也没想到,一触即燃的望海山战场,果然溃不成军的铁甲马队里,竟令人瞠目结舌地混了一头稀罕的坐骑——牛……这奇葩,袁家军的抓钩对付不得……

那头牛是金军骁将郭蛤蟆所有,体型虽然庞大,却比马儿还灵活,在不太平坦的战地里竟还身轻如燕!这直接助长了郭蛤蟆本身的神妙箭术,不多时便对着宋军兵阵射得风驰电掣,一番扫荡星如雨,沾衣欲掸更成火,金军以变制旧,打得袁若等人反倒先不成阵,若非他生性谨慎,怕是直接就回不来了。

“郝将军,郭蛤蟆这头牛,玄机应在牛尾,你携尖刀利剑,招招对着那儿砍,便能救袁将军。”杨叶在制高点观察良久,终于发现端倪,立即跳下来,教郝定如何切中肯綮。

“行,杀他个片甲不留!”郝定领命,二话不说持刀上马。

马耆山三面临水、唯南麓有路,八月下旬便因林陌和仙卿相同的战略眼光而成为金军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过,九月上旬被宋军对症下药、开山凿路,硬是从悬崖如削的东北两面欺到近前,部分地段更是一旦攻占便即刻抢修哨楼。望海山这里的十多亩平地,为极顶上难得的走马之处,显然是金军兵将屯驻最多亦是宋军最想攻夺。

看似利于女真族骑射、宋军不占优势?非也,郝定策马飞驰,只觉手中刀顺风而行,前所未有的无拘无束,多亏了胯下好马啊,主公送的!不对哦,主公是抢的,郝定大笑:“多谢小曹王赐马!”

手起刀落,干脆流畅地在十招内便将郭蛤蟆的牛尾巴砍了小半截,说来也奇,那牛儿被砍中别处都不妨碍施展反而还越斗越勇,可是尾巴上才掉了几根毛,竟立竿见影地跑不动了。

不仅郝定、袁若觉得新奇,宋军都交头接耳说这头牛近妖。不过,令杨叶连连称叹的,却是郝定和袁若的无懈可击:“郝定如烈火之猛不可遏止,袁若似林木森然行列齐肃,盟王,调(谐)教得好啊。”

“郭蛤蟆有难,谁去救。”身为金军谋主的仙卿早有预见,在郝定、袁若默契互换攻守的同时,便一边以令旗调动周围兵士恢复阵型,一边问谁出阵救援郭蛤蟆和完颜斜烈。

移剌蒲阿还没开口,身旁白袍小将已出列:“军师,良佐请战!”

“还是我去?郝定太嚣张了……”移剌蒲阿怕他经验不足。

“有志不在年高。”仙卿摇头,示意移剌蒲阿候补,“良佐,你与郭蛤蟆同岁,同是我大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