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4章、资源布局(1 / 2)

作品:《人间无为

世界和平,并非太平。

商业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资源争夺等这些看得见的战场外,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竞争,更是剧烈。

有句俗话,“毁其国,先毁其历史”。反之亦然,没有历史就编造出历史来,为当初饮血茹毛,增添亮丽的光彩。

比较典型的就是《亚里士多德全集》,这部花了四十年时间,从最古老的“手稿”中整理出来的标准本所依据的所谓古老的“手稿”,却疑点重重,不仅来历不明,载体晚出,而且流传可疑,实际上并没有所谓“手稿”的实物流传下来。

而从现存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古本”情况来看,实际上都是些印刷品。

各种文本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被当成国宝保存于世界各地图书馆的最古老的版本,基本上都是使用来自中国的纸张(工艺)、使用中国的印刷技术印制出来的,这就从时间逻辑上,出现了极大漏洞。

欧洲引进造纸术是在文艺复兴前夕。在这以前,中世纪欧洲主要以羊皮及莎草片为书写材料。自从阿拉伯世界造纸后,将其输出到欧洲,欧洲人才用上纸。

法国费尔南·布罗代尔所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也专门说明了这一点:

“从纸张到印刷术。纸也来自遥远的中国,伊斯兰国家是向西传播路上的中间站。最早的纸坊于十二世纪出现在西班牙,但欧洲的造纸工业要到十四世纪初才在意大利建立。……欧洲的印刷业在1440至1450年间业已形成。”

而这些公元前数百年的著作,印刷在公元后1400余年的中国纸张上,穿越了上千年。

这不是一个个例,实际上,西方有一个伪造历史的传统。而且有专门的机构,花费上百年时间,系统性进行编撰历史,是真正的编,凭空瞎编。

……

马速收回前世的记忆,继续道:

“事实上,倭国矿产资源种类非常齐全,几乎就是元素周期表,可谓‘金属资源标本国’。而其中的白银、黄金是世界著名盛产地。”

有些未来的事情马速无法讲述出来。倭国的白银大规模开发,是16世纪后期。很多地区都陆续探明了银矿,从1562年到江户时代这漫长的400多年时间里,位于倭国岛根县大田市的石见银矿持续性地开采,其产量乃是倭国甚至全世界最大的银矿。

众多白银矿,倭国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世界屈指可数的产银国,以至于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产自倭国,因此在明朝时被称呼为“白银群岛”。

“倭国还拥有世界著名的菱刈金矿,位于筑紫岛(九州岛),总储量约260吨,品位为平均每吨40克,最高的矿点达几千上万克一吨,纯度居世界之首。”

“各位注意,佐渡岛有做储量极大的金山,因孤悬在本州岛外,倭国当地势力不是很重视,那里应该可以轻松拿下。另外,南苦夷岛(北海道)的鸿之舞金矿,是菱刈、佐渡之后,产量极高的第三大金矿区。对了,南、北苦夷岛(库页岛)现在都属于金朝统辖范围。不过,现在并未什么兵力部署。我们正好可乘虚而入,直接去驻扎、占领。而且这里的地理位置不错,可作为我们对倭国、高丽、甚至罗荒野东部的战略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