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百四十章邺城再胜(1 / 2)
作品:《三国之挣扎求活》界桥之战越军大胜,预示着整个灭魏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甘昌随即率领辽东军横扫幽州全境,渔阳、上谷、代郡以及范阳、雁门郡传檄而下,兵锋直指邺城。
因为长城以北鲜卑人这些年来在辽东技术支持下,大力开展商贸,使得这些北方游牧民族没有了缺衣少食的后顾之忧,对于南下劫掠的念头也打消了不少。
游牧民族也是人,也要生存。千年来和南方农耕民族持续不断的战争,其源头就是为了生存。
在水草丰茂的时候,他们愿意用贸易的形式用牛羊毛皮交换粮食、布匹、食盐等生活物资。但在灾害来临,牛羊大规模损失的情况下,这些游牧民族拿不出多余牛羊交易。头脑简单的他们必然会选择南下劫掠,用战争代替贸易。
辽东的越人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存在了千年的难题,他们利用东北广袤的平原种植稻米粮食,将稻桔加工成饲料贩卖给鲜卑人。又教导牧民将平常毫无用处的羊毛制作成毛毡等粗制品,并且大量收购,再次加工成精美的羊毛衫等保暖衣服贩卖到内地。
这一来一回,不但充分利用了辽东农作物,还可以保证牧民的牛羊不会因为受到灾害而饿死。使得北方游牧民族能够在任何天气情况下都能保证自己获得温饱生活。
没有了饥饿的威胁,游牧民族还不需要带着牛羊四处寻找水草,一定程度上让这些四处游荡的牧民逐渐稳定在固定区域里,也不需要靠战争劫掠来保证自己的生存。
所以辽东军尽管发动了数以十万计的大规模战争,鲜卑人也没有趁机派部众南下占点便宜。反而因为辽东军对战马、牛羊等战略物资订单量大涨,让这些鲜卑贵族以及挹娄、扶余等头人们赚了个盆满钵满。
只是因为马淳不愿意在内部战争中引进外族人而拒绝了他们出兵相助。当然了,魏国是不会在乎这些事情的,他们和乌桓关系不错,当年曹操北征乌桓,取得了对乌桓的宗主地位,所以这次辽东军南下,乌桓还是派出了两万轻骑助阵魏国。
不过在辽东军火炮的打击下,这些乌桓轻骑损失不少,乌桓部势力大跌,估计未来会被鲜卑、扶余等族餐食消灭。
当甘昌全取幽州,率军南下邺城时,在泰山郡的钟会、钟毓兄弟的十万兵马和在东莱与泊海对峙的青州刺史石苞率领的五万青州兵面临被三面夹击的风险。
不得已,司马师只好下令钟氏兄弟以及石苞撤离青州地区,将兵力集结在邺城一带,伺机与越军决战。
公元261年,吴太平六年十月,泊海的北海水师进入泊海,派轻型战舰沿漳水逆流而上,舰炮遥指邺城北铜雀台。十万辽东军和周吉、赵铁的八万交、崖柱国军还有一万北海水师,将钟会、石苞十五万魏军团团围住,紧紧压缩在方圆三十里的区域内。
这战略合围一旦形成,魏军这十五万大军就如同越军嘴边肥肉,再也翻不起任何风浪。
魏军吸取了教训,知道据城固守死路一条,便只在邺城留下两万老弱防备各城门。钟会集结了十三万魏军精锐,出南门,趁合围没有完成,向周吉、赵铁两部发动了集团冲锋。
两军士卒合计二十余万,在邺城南边广阔的平原上展开了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