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六章 随侍燕王——姚广孝(1 / 1)

作品:《史事讲将1三国明

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后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姚广孝,幼名叫天禧,曾祖父随宋室南渡时逃到江南,落脚在长洲相城,他出家后法名道衍,明成祖即位后,赐名姚广孝。姚广孝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郎中,生活虽然清苦,但祖辈事佛积善,很受乡里敬重。姚广孝十四岁时,父亲让他学习行医,他口气十分坚定地说:“我不想学医,我愿意读书,将来争得一官半职,干一番荣宗耀祖的大事。”父母认为他小小年纪,口出狂言,就没把他的话当回事。

由于姚家祖辈事佛,父母决定让他出家为僧,谋口饭吃。但父母很快又舍不得了,毕竟儿子年纪还小,就这样离开父母,确实放心不下,就在父母犹豫不决的时候,姚广孝的伯父姚震之说:“为学有成则仕于朝,荣显父母,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父母亲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终于下定决心,把姚广孝送到了里中妙智庵,取法名道衍。从此,姚广孝成了一个真正的出家人。

姚广孝出家后,却从师于一个叫席应真的道士,向他学习“阴阳术数之学”,同时还读书工诗,研究兵法,他云游四方,广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诸家之学,成了当时颇有名气的高僧。姚广孝有四个好友,分别叫高启、杨基、张羽、徐贲,这四人自比于唐初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其中的徐贲,号北郭生,比邻而居的高启、王行、宋克等十人,号称“北郭十友”,均与姚广孝结为诗文好友。这些人劝姚广孝弃佛归儒,姚广孝婉言谢绝了,他潜心内外典籍的学习,开始了佛、儒两家的对比与选择。

在学佛访友和诗文来往中,他的政治思想逐渐成熟,在元末乱世中,姚广孝叩钵吟诗,高谈阔论,确实不像个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个胸怀大志的书生。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刘秉忠的路子,辅佐明君,成就帝王之业。朱元璋诏取天下高僧,姚广孝因一场大病而失去了应诏的机会。这一次他虽未得官,但赴京使他进一步交结了官宦和高僧,并增强了成就事业的雄心。姚广孝回到苏州西山海云院,在那里住了四年,过着“无过客则终日危坐澄想”的生活。再次出游,他已经47岁了,正当他感到“死期将至,故痛自鞭策”时,在好朋友宗泐的举荐下,他于再次被选高僧进京,从此,他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

皇后马氏去世,朱元璋命令选拔天下的有道高僧来侍奉诸王,为诸王诵经荐福。宗泐是元末明初的着名高僧,当时正应诏在京,深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称他为“泐秀才”,在他的举荐下,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召见了姚广孝。两人一交谈,竟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朱棣请姚广孝出山相助,姚广孝毫不犹豫,欣然应允。

此时,朱棣就藩北平,姚广孝就跟随燕王北上,来到了北平。为了遮人耳目,朱棣让他住持庆寿寺。两人从此频繁往来,经常秘密私谈,至于谈论什么,至今不得而知,有人猜测,两人在商谈如何夺取明王朝的大权,从后来的事实可以看出,这种猜测是有根据的。朱元璋死后,朱棣得到消息,遂带领军队赴京奔丧,即将到达淮安时,却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来的敕符,让他立即返回自己的封地去。朱棣非常恼火,仍要下令过江,姚广孝赶忙劝阻说:“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违诏命,反为不孝也。愿殿下养成龙虎之威也。他日风云感会,羽翼高举,则大江只投鞭可断也,今日何得屑屑于此哉!”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带兵返回了北平。

实践证明,姚广孝的建议在当时的确是明智之举,因为如果朱棣强行过江,不仅有违朱元璋的“遗诏”,闹不好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为了进一步坚定燕王起兵的决心,姚广孝煞费苦心,以相面、占卜等方法不断地诱导,并对当时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朱棣终于被说动了,燕王决计起兵,姚广孝起了决定作用,如果没有姚广孝,明朝的历史说不定就要改写了。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等人的鼓动下,决意夺取皇位,与侄子建文帝决一雌雄。姚广孝作为燕王的主要辅佐和谋士,不但以自己的谋略使燕王最后下了决心,而且要作各方面细致的准备,其中的练兵和铸造兵器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