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75章 人事新局(1 / 1)
作品:《重生之崇祯逆天改命》赵轩的改革正如雷霆般迅速推进,整个大明的经济、军事和地方权力结构都经历了彻底的重组。然而,赵轩明白,只有在人事布局上彻底换血,才能确保这些改革成果得以延续。
赵轩站在御书房中,望着桌上的一份官员名单,心中已然下定决心。许多朝中旧臣虽然在改革中表现出表面的服从,但他们的思想依然停留在旧时代。他们要么心怀不满,要么无法适应新的局面。赵轩知道,这些顽固不化的官员将会是未来改革的隐患。
“陛下,这是臣从各省搜集的有关旧臣动向的情报。”李慎行递上一封密信,“其中不少官员仍然在暗中抵触改革,甚至勾结地方豪强,妄图恢复旧日的势力。”
赵轩接过密信,沉默片刻,随后冷静说道:“这些人早该被清除。他们既无法为朝廷效力,便没有继续留在朝中的必要。”
他转身走到御书桌前,展开了官员名册,仔细翻阅着每一个名字,心中早已对这些人做出了清晰的判断。
“传朕旨意,立即开始整顿朝中人事。”赵轩语气坚决,“那些曾与士绅勾结、在改革中阻挠朝廷进程的官员,一律罢免官职,终身不得复任。”
李慎行点头领命,随即小心问道:“陛下,若是地方官员中还有人对改革持观望态度,该如何处理?”
赵轩轻笑一声,目光冰冷:“地方官员若不效力朝廷,便是效力地方豪强。朕不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凡是反对改革者,立即革职查办,地方巡抚和监军要全力执行。”
这项旨意一经传下,朝野震动。那些曾经依仗旧势力为生的官员顿时陷入了恐慌。过去依附于士绅阶层的官僚体系早已摇摇欲坠,但赵轩这次的雷霆手段彻底打破了他们最后的幻想。
人事调整的消息如同风暴般席卷整个大明,许多地方官员在这一轮肃清中被罢免,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晋的年轻官员。这些新官员大多是支持改革的忠臣,朝廷通过他们重新掌握了地方的控制权。
“陛下,整顿后的新官员名单已经拟定完毕。这些人都是从地方选拔出来的有才之士,忠诚可靠,能够贯彻朝廷的命令。”李慎行再次向赵轩禀报。
赵轩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这些人必须为国效力,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改革的路途不会平坦,但他们的使命就是确保朝廷的每一项政策都能够顺利执行。”
随后的数月里,赵轩逐步推行新的人事政策,凡是支持改革、忠诚于朝廷的官员被提拔重用,而那些旧臣则被彻底边缘化,甚至有些被流放至边疆。这场人事大洗牌让大明的朝廷焕然一新,新官员带着蓬勃的改革激情迅速投入到各地的治理中。
与此同时,赵轩还意识到,单靠朝廷内部的力量并不足以完全掌控改革的进程。他必须与地方军队密切配合,确保改革不会被地方势力所阻挠。
“陛下,各省的巡抚和监军已经收到了您的命令,他们将与新任官员密切合作,确保地方改革顺利推进。”李慎行继续汇报道。
赵轩微微颔首:“很好,地方军队与官府的合作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朕要看到的是一支能够迅速执行命令的力量,而不是地方上的拥兵自重。”
随着赵轩的意图逐步展开,地方上开始出现新的局面。那些曾经阻碍改革的地方豪强在大明军队的压制下逐步失势,而新官员与地方军队的合作日益紧密,大明的集权进一步加强。赵轩的改革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切实的执行,地方经济和军事力量都在中央的掌控之中稳步发展。
与此同时,赵轩也没有放松对朝廷内部的监督。他深知,即便有了新官员的支持,内部的腐败和不忠仍然可能在未来威胁到大明的长治久安。
“李慎行,朕决定设立御史台,由专门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朝中官员的行为,任何贪腐、背叛者一律严惩。”赵轩冷静地下达了新的指令。
“陛下英明,御史台的设立定能有效制衡朝中不忠之人。”李慎行拱手道。
赵轩看向窗外,心中已经有了更为长远的打算。这场权力和人事的重组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改革成果,更是为了大明在未来数十年中的稳定发展。他要为大明奠定一个牢不可破的制度基础,确保他所做的每一项决策能够在未来得以持续执行。
“这场改革,才刚刚开始。”赵轩低声自语,目光如炬。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大明的朝野逐渐进入了新的秩序。赵轩的人事改革不仅成功肃清了那些旧臣势力,还培养了一大批忠诚且有才干的新一代官员。大明的未来在赵轩的领导下,渐渐露出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