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9章 孰轻孰重(2 / 2)
作品:《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此等局面下,已然是他解决地方边镇的最佳时机。
"启禀陛下,"在暖阁内诸多朝臣的注视下,表情凝重的兵部尚书王在晋缓缓起身:"宣大乃京师门户,扼守塞外咽喉,决计不容有失。"
如今辽镇建奴已成气候,倘若塞外蒙古趁虚而入,对于风雨飘摇的大明而言,将是滔天祸事。
涉及九边重镇,即便沉稳如王在晋,也难免有些迟疑。
听得此话,朱由校面无表情的脸上涌现了一抹转身即逝的赞许,但心中随即便涌现了些许无力感。
大同及宣府积弊多年,军中将校沆瀣一气,其中宣府镇的文武官员们怕是早被张家口堡的富绅豪商们用银子喂透了,倘若朝廷真的"大动干戈",只要来自地方边镇的"反弹"便会愈发强烈。
如若想要扭转此等局面,必须当以雷霆手段解决。
"陛下,老臣有话说。"就在朱由校低头陷入沉思之际,一道略有些沙哑的呼喝声将其思绪重新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抬眼望去,发现东阁大学士韩爌已然从颤颤巍巍的座位上起身。
"阁老?"朱由校的声音低沉且坚定。
"回禀陛下,边镇积弊多年早已尾大不掉,如今年关将至,且辽镇建奴虎视眈眈,朝廷怕是不宜大动干戈。"
"老臣私心以为,朝廷既以崔景荣为宣大总督,或可从长计议,以免边镇生乱..."
言罢,偌大的乾清宫暖阁内鸦雀无声,首辅方从哲及兵部尚书王在晋的脸上均是露出了若有若思的神色。
韩爌的话语虽是隐晦,但沉沦官场多年的他们自是能够明白其言外之意。
为了对付辽镇的建奴,朝廷已是拿出了全部的"家底",实在没有多余的兵力对付塞外蒙古。
如今辽镇及宣大同时有敌情呈现,倘若朝廷在这个当口上继续"整饬"行伍,谁也不敢保证边镇局势是否会进一步恶化。
韩爌韩阁老的话语虽是有些刺耳,但却是最为符合当下局势的中庸对策。
"阁老言之有理。"年轻天子轻轻颔首,但眼神却愈发冰冷,他讨厌这种左右为难的感觉。
时至如今,朱由校早已意识到,如今边镇暗流涌动的背后,已然不仅仅局限于张家口堡的诸多通敌晋商,而是大同及宣府镇有恃无恐的文武官员们。
这些已然失去敬畏之心的"乱臣贼子"正在不断试探着朝廷的底线。
"传令宣府及大同,密切注视塞外蒙古部落的动向,以防不靖。"半晌,朱由校如惊雷般的声音终是在暖阁内炸响,使得众人心头为之一震。
对此,兵部尚书王在晋心中虽是有千言万语,但瞧着朱由校那张因为愤怒而有些扭曲的面庞之后,终是沉默不语。
相比较千里之外的辽镇,作为京师门户的宣府及大同镇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