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53章 会试(上)(1 / 2)
作品:《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正月初八。
虽然最为重要的"年关"已过,但因为要迎接日后的"元宵灯会",偌大的京畿之地仍是热闹喧嚣,大红色的灯笼与树梢上的皑皑白雪相辅相成,为寒冷的凛冬注入一丝温暖。
安定门东侧的崇教坊内,数百名身着儒袍的士子们三三两两,不时朝着远处街道尽头的酒肆而去,口中操着口音各不相同的官话。
因为京师乃是天子脚下,故而世代生活于此的百姓们在对上外来的行商走卒的时候,难免拥有些许"优越"的心思。
不过面对着这群年岁不一的士子们,来往的百姓们却不敢露出半点异样,更有些"机灵"的小厮,主动上前揽客,态度很是谄媚。
这些人,便是自大明各地而来的"举子",即将参加下个月由礼部主持的"会试",晋升为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自隋唐以来,科举便成为了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并且不断完善规章和制度。
太祖朱元璋于南京建国称帝之后,下令"会试"通常情况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是通过"乡试"的举人皆可参加,录用人选由最初的四百余人,渐渐稳定到三百人。
除了中原王朝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之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奉"中国"为正朔的诸多"番邦属国"也是有模有样,在各自的疆域内举办科举,选拔官员。
永乐年间,朝鲜,安南,日本,琉球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遣士子儒生到国子监学习,盛况空前。
经过千百年的完善,明朝的"科举"已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流程和制度,由低到高拢共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其中,最为基础的"童试"更像是一次筛选,将"读书人"与寻常百姓区分开来,并拥有参加下一阶段考试的资格。
与作为基础考试的"童试"所不同,院试的难度骤然提升,历朝历代都有人穷极一生,也难以通过考试,不过相对应的,通过"院试"之后所获得的"回报"也是极其丰厚的。
太祖朱元璋建国称帝之后,为了尽快恢复民生,选拔人才,特地赋予了"读书人"诸多特权,其中通过"院试"之后的考生便可拥有最为基础的秀才功名。
此外,按照"大明律",秀才还拥有免除徭役,使唤奴婢,见官不跪以及开设私塾等一系列特权。
在通过了"院试"之后,于民间享有"秀才公"的读书人们便可赶至自己所在省份的府城,参加"乡试",而这"乡试"也是天下所有读书人之间的"分水岭"。
凡是通过"乡试"的读书人,即可被称之为"举人",并拥有出仕为官的资格,正式步入大明的特权阶层,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将直线上升。
至于每隔三年,在京师举办的"会试",则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参加,通过者被称之为"贡士",正式成为大明的"候补"官员。
在通过"会试"之后,这些"候补官员"便会统一前往皇宫,参加由皇帝亲自命题并且举办的"殿试",并获得最终的名次以及"进士"功名。
不过因为"殿试"不存在落选的情况,即便是名次排列末席的"考生"也拥有出仕为官的资格,民间百姓通常习惯性将通过"会试"的考生们直接称之为"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