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2章 我在地里的小米(2 / 2)

作品:《我出生偏远的山村

4. 文化方面

- 小米在古代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 在祭祀活动中,小米常被用作祭品,表达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丰收的愿望。

总之,在石器时代就开始种植的小米,在古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粟,俗称谷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历史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起源:粟的祖先是广泛分布的狗尾草,中国是粟的起源地。目前,考古发现的有粟遗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有60余处,如陕西华县泉护村、西安半坡和甘肃永靖大何庄、兰州白道沟坪等。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环境变暖,适宜农作物生长,粟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人民的“救命粮”。当时的先民们将野生粟进行人工栽培,并逐渐摸索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耕作方式。

- 发展:

- 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有关粟的考古遗存逐渐增多,出土实物和文化遗址的地域分布更为广泛,西至新疆、青海,东到台湾高雄,南至云南大理,北达山西、河北都有粟的遗迹,涉及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从考古出土粟的数量、地域和用途来看,此时的原始粟作已非常发达,成为人们日常主食之一。

- 夏商周时期:黍和稷是主要的农作物。甲骨文中记录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其中卜黍之辞有106条,卜稷之辞有36条,其他谷类出现次数远不及黍和稷。《孟子·滕文公》记载的夏代典故“葛伯仇饷”中提到黍是当时人们的一种主食。商周时期盛放熟食的器皿“簋”,《说文》载:“簋,黍稷方器也。”四簋分别盛放黍稷稻粱,表明当时黍稷在粮食作物中占有主要地位。《诗经》中所载粮食作物的名称有21个,主要包括禾、谷、粟、稷、黍、麦、麦、牟、麻、菽、稻、粱,其中禾、谷、粟、稷、粱都是指粟谷,可见粟谷受关注程度最高。成书于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的《管子》中记载粮食作物的次数分别是:黍7次、粟126次、禾(指粟或粟的植株)7次、稷5次。

- 春秋时期:常将黍稷连称,如《诗经·小雅·甫田》云:“黍稷稻粱,农夫之庆。”《诗经·出车》载:“昔我往矣,黍稷方华。”战国时期黍的地位开始下降,文献中的“黍稷”被“菽麦”代替。

- 秦汉时期:粟的生产已占首位,秦律中的禾即指粟。汉初“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到汉武帝元年,山东漕粟岁增至六百万汉石。《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谈到“尝黍”“尝麦”“尝稻”“尝麻”等,唯独不说尝“粟”,而是说“尝新”,这里的“新”是指“新谷”,也说明谷子是当时的首要作物。但此时黍的种植面积仍极广。

西汉时期,粟(即小米)是当时北方地区人们最常食用的主食之一。

在农业生产方面,西汉时期的粟种植已相当规模,这从一些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印证。例如,2021年4月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发现的一座西汉早期墓葬中,就有一个大体量的陶仓,仓内盛满了已凝结成块状的粟。

当时人们食用粟的方法主要是蒸和煮。从经济角度来看,粟在社会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在汉代的物价体系中,粟有明确的价格记载。据汉简资料显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粟的价格有所波动,如有的记载一石粟时价一百一十钱,也有价格为一石八十五钱、一百九十五钱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