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1章 三年(1 / 2)
作品:《平行大唐之吾为世宗威皇帝》眨眼间,李恪来到杭州三年了。
第一年,李恪下大气力整修了钱塘县的水利和道路,同时上书老爹李世民,要到了长江入海口的管理权。李世民给得也很痛快,毕竟此时的长江入海口,要么是滩涂沼泽,要么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如果不是前世去过上海,李恪是真的想象不到,眼前这只有一个五户小渔村的地方,会是前世见过的那个超级大都市?
第二年,李恪整修了钱塘湖,清淤修堤,是不是和前世见过的苏堤和杨公堤一样李恪不知道。但是,这些堤坝终于算是将钱塘湖变害为利了。
也是在第二年,李恪的咸鱼买卖做大了。本来李恪是打算做到十二卫的,结果是在东都洛阳就卖光了。正好,杭州可以通过运河直达东都,从此,一船船的咸鱼干,从杭州迅速运到洛阳。
还是在第二年,李恪将其余七州的刺史县令也全都任命到位。除了少部分寒门外,其余都是萧家子弟。这要没得办法,李恪是很想提拔寒门子弟的,可问题是,没人。倒是萧家子弟,一听来李恪这儿就可以当官,最高可以做到刺史,好家伙,兰陵萧家那边只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年轻人全来了。
随着手里钱财的丰厚,李恪开始移民运动。至于民,李恪盯上了河北世家手里的佃户,其次,则是河北人牙子手里的奴隶。
半年的时间,李恪从河北弄来了五万佃户一万三千多奴隶。这些人,李恪分别安置在杭州、衢州和婺州。不过,李恪并没有将这些人编入户籍,而是自己建立了屯营。
说是屯营,李恪其实是按照建设兵团的模式来的,只不过,屯营两个字当掩护很好。屯营的百姓不论男女,都有活干,基础工资是每月稻三斗,钱两百。不过,有绩效的。李恪很清楚平均主义的坏处,因此在屯营订立了绩效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活干得不是很好,那你就多干点。如果你活干得又多又好,恭喜你,每月工资起码提升一倍。如果大家都干得又多又好,那就评先进。先进分三档,都是黄灿灿的开元通宝奖励,最低十贯,最高百贯,一个季度评选一次。
屯营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垦荒,闲时读书和军事训练。现在,李恪手里一点都不缺教书先生,李恪手里的官位安排不了所有的萧家子弟,那就只好让他们当一下教书先生了。
本来这些萧家子弟不愿意的,但是当李恪拿出活字印刷术后,这些萧家子弟上报了上去,几天过后,这些萧家子弟就都同意当教书先生了。只不过,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李恪印刷的经书,都是要由萧家注释的。
这点李恪没反对。
李恪的活字印刷术其实很简单,就是先造一块胶泥版,然后在胶泥版上刻字。晒硬或者烘烤干硬后,再浇锡水制成锡版。李恪要做的,就是研究让墨如何附着在锡上。相比起木版雕刻,这种方法速度快多了。当然,李恪在搞出这种活字印刷后,也明白为什么雕版印刷是主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