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5章 再战告捷(1 / 1)
作品:《八卦禅》窑场上静悄悄的,办公室里生着炉子,巴赤眼爷和冷毅坐在炉子旁喝茶。孙英拿来一小筐瘪花生,剥花生米放在炉子上,边烤边分着吃。
“爷,你就认定养猪了?”冷毅问,“我的意见是,你都八十多岁了,在窑场看门,颐养天年多好,不比养猪忙里忙外的轻松?”
“庄稼人呐,一闲下来就生病,天生遭罪的命运。不多养,一两头还行,不算累。过日子不养猪就吃亏了,煮面条煮饺子,锅里的热汤热水,拌点玉米面地瓜面就是猪食,不用煮不用蒸,省事不说,猪还爱吃,长膘快。以前,你奶身体不行,猪喂得不好。现在有英子帮衬着,肯定行。秋天的地瓜筋筋,地瓜蔓,花生糠,不给猪吃就丢了。养猪,就是多费点工夫,不用买料,省钱,年底卖猪还挣钱。一出一进,这个账老百姓都会算。”
“是这样,爷,城关镇现在发现特色产业,鼓励养猪,镇上要求各村出台奖励措施。据确切消息说,镇上的鼓励措施是,抓一头小母猪,养到今年年底,扣下二十五斤的底儿,长一斤,公社补贴一斤地瓜干儿,但是不能卖。母猪不让卖,目的是多产小猪仔,鼓励农民多养猪,这个道理好理解。克拉猪(方言,阉割的公猪的意思)育肥后可以卖,卖的钱归自己,镇上不补贴地瓜干儿。”
“这要是抓小母猪,从头养,养到年底儿,能长到一百来斤。还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下小猪,不合算不合算!”巴赤眼爷头摇得拨浪鼓一样。
“那要是抓大母猪养呢?一百斤以上的。”冷毅说。
“抓大的镇上能给补贴地瓜干?”
“鼓励措施里光说抓小母猪,养大后,扣除二十五斤的底儿,长一斤补贴一斤地瓜干儿。没说抓多少斤以下的算小母猪,具体是五十斤以下的算小母猪,还是八十斤以下的算?既然没具体说,一百斤的母猪,和一百五十斤的母猪相比,还是小母猪。一百五十斤的和二百斤的比,也算是小的。文件的本义是抓小母猪,三四十斤的算数,五六十斤的也算数,甚至六七十斤的都算数,但是没具体说出标准来,这就是个漏洞。”
“抓太大母猪的话,估计不算数。”
“爷,文件上没具体写,它就是个漏洞!咱要钻的,就是这个漏洞!”
“能行吗,还是小心点儿好。怕就怕大母猪抓回来了,小猪仔也产下了,就是不补贴地瓜干儿。”
孙英附和着说:“是啊,冷老板,还是小心点,不吃亏。”
冷毅想了一会儿说:“走一步说一步吧,专抓大母猪,即使不补贴地瓜干,下了小猪,养到二十多斤,能卖钱,不卖小猪自己养的话,利润更大。”
“是这么个理儿。”巴赤眼爷点头,没再说什么。
“这样吧爷,我给你五百块钱,明天你就到各村走一圈,最好到外镇去,买头大母猪,买回来就能抱猪的那种,再买几头小猪回来。养它三个月,保准小猪能长成大猪,母猪也能抱上猪!最好的结果就是,咱一赚母猪补贴的地瓜干钱,二赚卖肥猪的钱,三赚来年卖小猪仔的钱。”
“行,我明天天亮就出去抓猪。不过,得叫上振文和青山,他俩帮俺。振文有拖拉机,买了猪得往家拉。”
“行,他俩的工钱按一天二十块钱算,振文再加十块钱,是雇他的拖拉机钱。咱俩各忙各的,我明天找人垒猪圈,窖上停工了,咱从养猪上忙起来,算是弥补一下经济损失吧。”
“行,还是你小子有种!”
四天后,巴赤眼爷抓回三头小猪,都过一百斤了,还有一头不到二百斤的母猪,都养在窖场新盖的猪圈里。为了方便养猪,巴赤眼爷和巴赤眼奶搬到门卫住。
巴赤眼奶体质不行,做饭喂猪这些营生主要靠孙英,巴赤眼奶打下手。
孙英喂猪舍得下力气。因为养了猪,她就三天五头地煮面条吃,麦子有限,她就变着花样地把黑面,或者地瓜面混合在麦子面里。煮面条一般是在晚上,煮完面条后,顾不得开卤子,赶紧把猪食挖进锅里,再添把火煮熟,挖出来放在猪食桶里凉着,这才有工夫涮锅开卤子。卤子盛好后,再涮一遍锅,涮锅水里有油有菜,就舀出来倒进猪食桶里盛着,然后打发孩子叫巴赤眼爷来吃面条。
干完这些活儿,猪食凉得差不多了,巴赤眼爷也吃饱了,俩人便一起抬着猪食桶去喂猪。猪早已趴在猪圈墙上哼哼,见主人提了热乎乎的猪食过来,赶紧退回圈里等待。孙英挖一勺猪食,猪吃一勺,挖两勺吃两勺,直到吃到九分饱了,放下猪食勺子。这时,巴赤眼爷把涮锅水提过来,倒进猪食槽子,猪便叭唧叭唧地喝起汤来。吃饱喝足,猪就悠闲地躺在铺好棒米秸子的圈里,舒服得时不时地哼几声。
养了不到两个月,三头公猪都长到一百八十斤以上,最大的一头长到二百三十多斤。大母猪也怀了孕,肚子一天比一天大。
最大的一头公猪长到了二百三十多斤后,巴赤眼爷就找到老羊毛,张罗着卖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