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3章 朱标与常氏(2 / 2)

作品:《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

时光飞逝,至正二十四年,岁在甲辰,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气势如虹。

此时,朱标已十四岁,举止端庄,气质儒雅。

朱元璋思及未来,欲立继承人,环顾诸臣,曰:“吾之子朱标,聪慧仁孝,可堪大任。吾今立其为世子,望诸臣辅佐之。”

众臣皆拜曰:“大王英明,世子必能成大器。”

朱标得知自己被立为世子,心中既喜又忧。

喜者,得父亲器重,未来可期;忧者,深知责任重大,恐有负父亲之期望。

又三年,至正二十七年,岁在丁未,朱标年已十三岁,身姿挺拔,容貌俊朗。

朱元璋见朱标日渐长大,心中思忖:“吾儿生于富贵之家,不知民间疾苦,难成大器。”遂命朱标回临濠老家祭拜祖墓。

临行前,朱元璋召朱标至身前,语重心长曰:“标儿,汝今已长大,当知吾创业之艰难。此次回乡祭拜祖墓,汝当用心体会民间疾苦,知晓打江山之艰辛。”朱标跪地而拜曰:“儿臣谨遵父命,必当用心感悟。”

洪武元年,岁在戊申,新朝始建,国号大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四海归心,万民敬仰。

是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

朱元璋思及国之根本,乃立太子以安社稷。嫡长子朱标,聪慧仁孝,德才兼备,遂被立为太子。

朱元璋对其极为重视,视为国之未来,心之所系。

为使朱标成才,朱元璋精心谋划。乃任命诸多重臣兼任东宫佐官,

如李善长、徐达等,皆为一时之豪杰。且不另设东宫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之时,太子监国,重臣可直接与太子沟通,确保政令畅通,国事无忧。

是年,太祖于宫中特设大本堂,广集古今图书,琳琅满目,浩如烟海。又征召名儒为太子和诸王讲学。

大本堂内,环境清幽,书香四溢。朱标与众兄弟端坐其中,专心致志,聆听名儒教诲。

一日,名儒宋濂讲学于大本堂。宋濂身着儒袍,风度翩翩,手持书卷,侃侃而谈:“为君者,当以民为本,爱民如子,方能得民心,固社稷。”

朱标听得入神,微微点头,心中若有所思。课后,朱标与宋濂交谈。朱标恭敬地问道:“先生,何为君道?”

宋濂微笑着回答:“君道者,仁、义、礼、智、信也。仁者爱人,义者公正,礼者敬人,智者明辨,信者守信。

太子当以此为准则,修身立德,治国平天下。”朱标牢记宋濂之言,暗下决心,定要成为一名贤明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