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章 初识新地(一)(1 / 1)
作品:《青涩情缘》炽烈青春
第一章 初识新地
一
迎着一轮红日,酆佩轩和李顺泰、殷华辰走出了北京站。
这是1980年8月30日的早晨,他们刚刚下了火车,拿着自己的行李走出了北京站朝东的地下道,正迎上冉冉升起的红日,红光洒在他们身上。因为没有买到座号,酆佩轩虽然一夜像个农民一样蜷缩在车厢里,但是疲乏并没有征服他,到站之前,他内心就已经兴奋起来。他对一切感到好奇,从贾庄到新乡,这是他从未去过的城市——对于许多的农民来说,就仿佛是天堂;紧接着,一夜之间,就又从新乡到了北京,这是国家的首都,最繁华的城市,政治文化中心,对他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
当然,他也须掩饰自己的兴奋,因为顺泰和华辰都已经来北京一年了,他们的新鲜劲早已过去了,佩轩如果显得兴奋,就有点天真了。他比他们俩年龄大一岁多,他俩都是六三年出生的,而佩轩则是六一年冬天出生的。
他们三位同学家里的条件都不好,都属于较为贫困的家庭,顺泰和华辰还都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儿。顺泰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三个妹妹,他从小就了解家里的困难,所以读书也非常用功,79年高考超水平发挥,考上了Q大机械系,引起了轰动。华辰上面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了,下面有两个妹妹,他家里也比较贫困,他从小就喜欢钻研学习上的问题,尤其是数理化方面,他很善于学习,从来是班里学习最好的;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上高中才一年,就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因此学校批准他跳级到高二,参加高考,在高二平时考试成绩也是高居第一,所以他也是个传奇人物。但是他78年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只是个大专,对别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他的巨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于是决定再考一年;79年接着参加高考,虽然成绩不是特别理想,还是被录取到B师大化学系。
三人走出北京站,殷华辰与他们两人分手独自去了他的学校,顺泰则带着佩轩乘103路电车到动物园换332路公交车去P大。
到了P大,打听到哲学系是在六院办公,于是就找到六院。因为提前两天到的,P大迎接新生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但是新生的宿舍早就安排好了,顺泰领着佩轩报了名,领了宿舍钥匙和凳子,找到38楼130,看到门上的名单,共七个人。进到宿舍,佩轩选了里面左边靠窗的下铺床位。他是这个宿舍里第一个到的,所以选了他认为最好的床铺位置。打开行李,铺好床,把旅行袋放到床下,把一些常用的小东西放进书桌的抽屉里(每人一个抽屉)。安顿好了,又去高年级师兄那里借一些饭票菜票,高年级师兄给了他五斤饭票和三块钱菜票,够吃好几天了。因为还没有注册,还不能买饭票菜票。
酆佩轩安顿好了,李顺泰就回Q大了。
新生一到校,什么都觉得新鲜,毕竟P大也是名校,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尖子生,难免有点自负。但是酆佩轩却觉得很自卑,因为他虽然喜欢读书,也读了不少,但是来自一个乡村高中,什么都没有见过,什么都感到新鲜,顿时觉得自己就是个井蛙,而且一口豫北家乡话,土得掉渣,又矮又瘦,穿戴土里土气,一副农村娃进城的样子。他本就是个清醒的人,一看到学校里都是忙碌的读书人,他在家里刚刚被录取时的那点自豪感就荡然无存了。
因为来的早了两、三天,又谁也不认识,只好看看属于本班的几个宿舍有没有提前来的同学,还好,旁边128宿舍里一位广东的同学已经来了四、五天了,这位同学说话声音挺大,似乎很不客气,酆佩轩因为初来乍到,听广东普通话不太明白,自己又一口河南土话,交流起来相当困难,他也只好缩回宿舍。同楼层一位西安来的历史系名叫徐炜的新同学看到了他,主动找他聊天,佩轩感到人家是大城市来的,见识明显高于自己,自己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于是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
第二天,宿舍来了一位北京本地的同学,名叫卢煜,个子好大,大约在1.85米——1.90米之间,脸好白,戴副眼镜,文质彬彬。一自我介绍,说也是祖籍河南南阳的老乡,只是没去过河南,当然也不会说河南话。但是说的普通话很标准,比那位广东同学的广东普通话好听且易懂。佩轩一听说是老乡,虽然没有两眼泪汪汪,但是还是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佩轩一口土话,不好意思多说,只是听人家说话。卢煜同学因为离家很近,就选了个上铺,把下铺留给其他同学,佩轩为他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所感动,为自己首先选了个位置好的下铺而感到惭愧。很快,同学陆陆续续都来了。同宿舍有两位老大哥,一位姓马又属马(尾巴)名叫马坚的同学,是班里年龄最大的,来自甘肃兰州,被任命为班长;另一位来自福建侯官的属羊的同学刘忠山曾经当过兵,也是党员,来自农村,被任命为副班长;一位来自上海的同学叫黄德彪,但其实长的瘦瘦的,黑黑的,戴副眼镜,也是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并不“彪”,是六三年的;一位来自浙江吴兴的同学名叫韩文祥,看上去就是读书人,也是六三年的;宿舍最小的同学来自江苏盐城,名叫刘金凯,六四年的,在班里也是年龄最小的同学之一,也是来自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