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章 上门讨债(1 / 2)
作品:《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唐员外?”徐闻认出了此人。
记忆中这胖子名为唐达,别看他这身行头朴素不堪,却是这永宁乡最有实力的大财主,家有万金。
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对士农工商服饰有着严格要求。
商人地位最低,不得穿绫罗绸缎!
前几年有个商人偷偷将丝绸穿在内衬,被人举报后,被官府抓起来判了流放,至今还在云南某卫所搬砖修城墙。
所以,每当有财主跃跃欲试想要穿绸缎,家人往往以“修城墙”警告。
不过明朝并非一直如此严格,到了明朝中后期,受经济发展风气开放,别说穿绸缎,商人甚至可以在衣服上绣龙纹。
唐员外踏过门槛,看到院中的檀香木棺材,心中咯噔一下。
随即大怒道:“姓徐的,欠我五百两银子的债,赶紧还了!”
“五百两银子的债?什么债?”徐闻看向胖子,努力回忆着。
唐员外脸色微变,推开身旁仆人,怒道:“我说徐相公,前些年你徐家遭遇大难,举步维艰,你居无定所,连读书的钱都没有,是你向我借的银子,当初我可是二话没说就借给你了!”
“你堂堂秀才公,可不能赖账啊!”
“这要是传出去,你这读书人的脸往哪搁呀!”
当年,徐家衰败,唐达本想通过放高利贷,以此套取徐家的祖宅田地。
没找到,徐闻的叔父徐贺,竟早就偷偷侵占了徐家资产。
徐闻没了价值,唐达隔三差五的来催债。
以往徐闻顾及读书人脸面总会出去躲躲,没想到今天居然明目张胆的坐在这!
“哦,想起来了。”
徐闻从前身记忆中想起了此事,有这回事,好像借了一百两银子。
当时前身年少,读书需要大量银钱,光是拜师送给老师的“束修”见面礼,就值钱许多银两。
此后考秀才的县试、府试,院试,以及每年岁考,都需要用银子。
还有这处院子,也是徐闻花钱买的,供他们三人居住。
“我好像只借了一百两,哪来的五百两欠债?”
一百两银子,听起来不多,实则是一笔巨款。
普通老百姓,一家几口种五亩地,每年产粮约莫十三石左右。
以洪武年间官府规定的平价米每石米八钱银子的标准计算,一户农户年收入在十两银子左右。
一百两银子,足够老百姓开销十年!
“徐相公,你这是什么意思?”唐员外眯着眼,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少年郎。
徐闻道:“我借你银子,自然要还的,但只借了一百两,而且说好了三年内还清,这才过了两年半,还有半年呢,你急什么?”
唐员外嗤笑道:“一百两?那只是本金!取利五分,三年共计利息四百七十九两一钱八分,算上本金便是五百七十九两一钱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