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93章 宫中、朝中、京中(1 / 1)

作品:《风入邺

随着堂外甲胄“沙沙”作响,贺崇率领亲卫开拔了。

莫小丰本能地追出去送上一程,却被崔季舒给劝止了:“大将军不愿对外声张此事。大都督且请留步,容下官向您禀陈善后的几项急务吧。”

“可是,我还不知父王伤势如何呢?"莫小丰从贺崇如此急迫地离京这一点上预感到了一丝不妙,眼望堂外,不安地说道。

“丞相吉人自有天相,二公子不必太过担忧。"崔季舒走过来,将莫小丰让至贺崇的座位坐下,亲自为他沏了碗茶奉上,说道,“适才在等候大都督时,下官大致梳理了一下眼下需立即着手去办的几项事情,请大都督允准。”

莫小丰努力收拢纷乱的思绪,稳稳心神,说道:“崔郎中请讲。”

“大将军临行前在入宫见驾之时,已向陛下举荐下官充任散骑常侍一职。所以,今后宫中动静,下官自会随时掌握并报与大都督的。"崔季舒首先说道。

因为追查孙迁坠亡一案的缘故,莫小丰曾向小德子等人打听过散骑常侍这一官职的职掌,得知散骑常侍主要职司传达诏命,随驾顾问等事项,类似于皇帝的高级侍从,便强打精神,拱手说道:“如此就祝贺崔常侍了!”

崔季舒拱手还礼,脸上丝亳不见笑容,话锋一转,说道:“凭下官一人充其量仅能传递讯息罢了,远无法确保禁宫安宁。司马国舅统领禁军,大都督如能得其相助,宫城庶几无忧矣!”

莫小丰若有所思地问道:“我和司马国舅交往不多,依常侍所见,该如何才能得其相助呢?”

崔季舒微微摇了摇头,沉吟道:“下官与司马国舅也无甚来往,但据其家世观之,他应和尔朱文畅颇为不同,虽系国戚,却未必与当今相熟,相知,大都督倒也无需急在一时,只需借助娘娘内结其心,以大都督府数倍兵力外控其势,料想司马国舅初掌禁军,理应不致做出什么出格的事的。”

"嗯,崔季舒所说,是为了防范司马消难带领禁军造乱生事,而非争取他帮助自己稳定宫城。大概他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吧?”尽管莫小丰对崔季舒的话感到有点儿失望,可也听明白了要确保自自己主持下禁宫不出乱子,身为禁军统领的司马消难是一个关键人物。

“大将军交待有话:自明日起三日内,凡在京各衙署前来禀事者,概由下官出面听收禀章,并报请大都督定夺。待三日过后,再由大都督坐堂听禀。"崔季舒见他没有提出异议,开始说起第二件要务。

“崔常侍连续三日单独出面听禀,是为了保守大哥业已离京的秘密吗?以我目前的职衔,每日坐堂听禀恐有不妥吧?”莫小丰想到倘若以他目前司州刺史兼京几大都督的官职,公然坐堂参听朝政未免有越俎代庖之嫌,因此问道。

崔季舒拱手答道:"大都督明鉴。关于大都督听禀朝务一事,大将军已有安排:首先,听禀朝务的地点仍在大将军府内的咀华堂;再则,虑及大都督以京尹之任坐堂听禀朝务会招致非议,可由高阳王,御史中尉崔昂,尚书右丞杨遵三位轮值陪您一同听禀,高阳王等三位那里,三日后由下官前去一一告知。"

莫小丰立即就听懂了贺崇作此安排的用意:将每日听禀朝务的地点仍旧定在大将军府,表明朝中依然是他这个大将军在辅政,而请中书,尚书及御史台的三位首脑轮流陪自己听取各衙署的禀报,既能杜绝朝野非议,又可弥补自己参与政务经验的不足,确保各项事务平稳运行,或许,还有借此进一步试探高阳王源斌的意思?

“至于京几地方治安及大都督府诸项军务安排,下官不敢置喙,只想在此提醒大都督:值此非常时期,京几还当以宁静为要。"大约是因为目睹听说了莫小丰自洛阳返回邺都后的种种施为,在谈到京几地方军政庶务时,崔季舒只寥寥数语便带过了。

莫小丰却有他的考虑,以商量的口吻说道:"我想,如大哥吩咐,别的案子可以暂且放一放,唯有几起涉及西朝谍候的案子非但不能放松,而且应当增派人手,加紧追查,崔常侍以为如何?”

崔季舒思忖着说道:“前方战事生变,西朝谍候很有可能会趁机扰乱京几,大都督所言极是,此时加紧对西朝谍候的查捕,的确可以防患于未然。只是,泉永的案子。。。”

“泉永的案子另当别论,大哥不是说过要放一放了吗?”莫小丰自然明白崔季舒的担心:追查泉永案可能会牵涉到当今皇帝,当即表态道。

由禁宫安全,到听禀朝务,再到维持京几安宁,崔季舒在向莫小丰禀报了三项紧要事务所做的安排及建议之后,再次拱手说道:“大都督身处中枢,辅掌机要,每日势必会接收到各方传来的讯息,下官想提醒大都督,需格外留意三个方向传来的讯息,并及时向丞相,大将军转达。"

“哪三个方向?"

"幽冀定青诸州系丞相此次西征的主要补给之地,粮道驿路万不可中断,此为其一。”崔季舒正色说道,“其二,南朝觊觎淮泗之地已久,若其得知丞相西征不利,难保不会趁机举兵北犯;河洛一带向为我朝与西朝兵争所在,如今虽有侯鉴率重兵驻守,一旦我军自汾晋一线退却,西朝必伺机攻取洛阳,此为其三。但凡以上三个方向传递至京的重要军报,当在两个时辰内即行处置,或向晋阳霸府进行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