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13章 难过的坎(1 / 2)

作品:《开篇激战1860

尽管日本国内存在着严重的“独走”和“下克上”等问题,但不能就因此把日本发生的一系列异变,只归结于是受到这些中下层激进势力的裹挟。

相反,包括上至天皇裕仁在内的日本主要军政高层,其实对下面的做法都或多或少的有所掌握。

他们对这些行径实则采取了姑息和纵容的态度,甚至在暗中推波助澜,以图借这些激进分子之手制造出可以乱中获利的局面,并且还能在事后把自己择得一干二净。

只有当局势真正的危及到自身,或是感到事态将变得难以收拾之时,他们才会出面,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下面加以约束或制止。

而那些在实际上是被他们当枪使的肇事者们,当然一般都不会受到什么严厉的惩罚,往往给予些小戒也就算了事,反过来还会因此被同僚和盲从者们奉为“英雄”,气焰也会变得更为嚣张。

如此畸形且变态的政治和社会现象,其实是日本的“优良”传统,放在当前局势下,则归根到底是源自其自上到下的军国主义野心。

从外在上看,被奉为“现人神”的天皇裕仁似乎沉默寡言,很少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所有的决策都是由大臣们在御前做出的,裕仁只是被动的予以批准或否决。

可事实上,且不论天皇在日本国民心中拥有一言九鼎的崇高地位,单就日本律法而言,就明确规定着“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他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统帅权力,可以制裁不听指示的军人,但对军部的日益强盛却无动于衷,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默认军部的政策并坐视他们贯彻自己的意志。

正是裕仁的态度,使得日本的激进势力更加猖狂,而他们也成为了裕仁实现自己潜藏野心的棋子和炮灰。

基于国内和国际上的形势,裕仁和他手下的当权者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认知,即单凭日本自身的潜力和资源,很难摆脱眼前的巨大困境。

若想从危机中解脱出来,并转移国内诸多尖锐的矛盾,只能努力完成“先辈”们指明但未能实现的目标,对外进行扩张,夺取必要的发展空间。

为此,裕仁等人已经决定开始调整日本的国策,并根据国内的形势“降大命”于那些有号召力的军部代表。

同时也准备对外采取更为强硬的举措,既为鼓舞国内的人心,转移视线,更是为了日后进一步的扩张奠定基础。

可以说,日本当局做出的这些改变,从总体上与那些政变谋划者们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由此也可以说明许多问题。

至于他们准备对外采取行动的方向,则都指向了西边的半岛。

若说日本是华夏搬不走的恶邻,但一衣带水的两国其实并不直接接壤,在他们之间还隔着一个朝鲜王国。

朝鲜王国在19世纪末曾一度自称“大韩帝国”,后在华夏的反对和斥责下,纯宗李坧不顾日本的“劝说”,自废帝号并把国名改回“朝鲜”。

至1930年时,朝鲜在经过日本三十余年的持续侵略后,已基本沦为了后者的殖民地,国权尽数丧失,剩下的怕只有名义上的国家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