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2章 接手新地市场(1 / 1)
作品:《重生08:从负二代到商业帝王》凌晨5点,天刚蒙蒙亮,王潇桐的手机闹钟准时响起。他从床上坐起来,揉了揉眼睛,心中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与紧张。今天是他正式接手新地市场的日子,作为广顺食品与苏稻香合作的重要一步,这一天的意义非同寻常。
床旁边,裴青盈迷迷糊糊地转过身,看到王潇桐已经穿戴整齐,忍不住问道:“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王潇桐笑了笑,低声回应道:“今天要去新地市场,那边在南城,路远,要早点出发。”
裴青盈轻轻点了点头,眼中带着几分关切:“嗯,路上注意安全,别太累了。”
王潇桐走到床边,轻轻吻了她的额头:“放心吧,我会小心的。”说完,他转身拿起放在椅子上的车钥匙,准备出门。
他开着自己平时的面包车驶向广顺食品厂,准备换上一辆父亲的老捷达。这辆车虽然老旧,但多年来一直是父亲在市场上奔波时的好伙伴,带着一些情感的象征。换好车后,他开始向南城的新地市场驶去。
过去,广顺食品一直主攻燕京北边的市场,王潇桐对南城相对陌生,尤其是新地市场这一片,从来没有深入接触过。除了几家合作的商超在丰台区有业务,他们在南城的布局并不多。今天,是王潇桐拓展南城业务的第一步。
燕京新地市场
燕京新地市场,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坐落于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外,横跨东四环和南四环,是整个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之一。
新地市场成立于1988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商品集散地,汇集了从蔬菜、水果到水产品、肉类、粮油等各种农产品,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批发商、零售商和采购商在这里进货、交易。这里的货品不仅供应燕京市的各大超市、餐饮业和市民日常消费需求,还通过冷链运输辐射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国外。
作为燕京农产品的心脏,新地市场拥有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冷库、物流中心、仓储区等,几乎全天候开放。每天凌晨3点到5点,是新地市场最为繁忙的时段,批发商们从全国各地拉来新鲜货物,开始一天的交易。市场的各个角落弥漫着忙碌的气息,批发商、零售商、拉货工人穿梭不停,价格谈判、订单商定、货物装卸,所有的交易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井然有序。
新地市场不仅仅是一个商品交易的场所,它还成为了很多创业者的福地。正如郭会魁,便是在这里凭借苏稻香月饼打响了自己的市场名声,从2007年开始,他以新发地市场为跳板,销售额从最初的两千万迅速攀升,到2008年已经突破六千万,靠此发了家。如今的王潇桐接手苏稻香的销售点,肩负着让广顺食品在南城站稳脚跟的重任。
接手苏稻香销售点
车行至东四环,再到南四环,王潇桐终于在晨曦微光中来到了新地市场。他看着周围繁忙的场景,心中感慨不已。这里的节奏与他熟悉的北方市场截然不同,虽然是早晨,但市场已经是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批发商和客户之间的交易此起彼伏。
新地市场的苏稻香销售点位于一个显眼的角落,王潇桐刚停车,还没下车,就看到一个身穿西装、戴着工牌的中年男子在摊位旁站着,似乎在等他。
“王总,您好,我是苏稻香市场部的张锦程。”中年男子主动走上前来,握住了王潇桐的手,笑容亲切。
“张经理,您好,幸会。”王潇桐点头回应,虽然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但他对张锦程的名字并不陌生,张锦程是苏稻香市场部的老将,资历深厚。
“王亮总经理让我先带着市场部的几位业务员过来,帮您盯几天,等您完全接手后再交接。”张锦程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的帮忙之意。
王潇桐感激地点头:“谢谢亮哥和你们的帮忙,辛苦了。”
张锦程大手一挥,笑着说:“都是自己人,客气什么。”
在张锦程的引导下,王潇桐开始仔细了解新地市场上苏稻香月饼的销售情况。销售点分为批发和零售两个区域,批发业务占据了大部分销售额,主要面向周围的小商贩和南城的中小超市。张锦程介绍说,今年郭会魁之前的销售业绩大概在一千万左右。王潇桐知道,今年顶峰时期,苏稻香在这里的销售额曾经达到六千万这意味着他接手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王潇桐心中回忆着前世的情况,郭会魁07年在新发地起步时,靠苏稻香的月饼打下了市场基础,08年销售额暴涨到六千万,成为了他的发家之本。虽然现在的销售额只有一千万左右,但王潇桐很清楚,只要能招到合适的人手,并把市场重新梳理好,未来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张经理,之前郭会魁手下的人,我这边肯定是不能用了,我打算重新招人。”王潇桐说道。
张锦程点头:“您说得对,郭会魁那帮人确实不能再用。再说,苏稻香的品牌影响力足够强,只要您把队伍重新搭建好,接下来的销售不会有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