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6章 教化之道(1 / 2)

作品:《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

小雪刚过,明德堂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自发聚集在这里,不为求学,只为听一听那些新鲜的见解。

"先生,"王子明有些困惑,"这些人大多不识字,却对我们的讲学如此热衷,是为何?"

叶知秧站在廊下,看着院子里三三两两议论的百姓,微微一笑:"这正说明,教化之道不在于识字与否,而在于开启民智。"

正说着,一个有趣的场景引起了她的注意。一个卖菜的老妇人正在和几个学子争论"天圆地方"的道理。

"你们说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老妇人手舞足蹈,"那我们怎么不会掉下去?"

学子们没有嘲笑她的无知,而是用简单的比喻解释:"婆婆,您看过蚂蚁爬球吗?它们在球面上走,也不会掉下来......"

叶知秧听得入神:"这就对了。教化之道,贵在因材施教,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萧远珩走来:"夫人,各地都传来类似的消息。明德堂的理念不知不觉间,已经影响了整个社会风气。"

确实如此。在江南,商人们不再单纯追逐利益,开始重视商业道德;在边塞,各族百姓除了互市贸易,还自发组织文化交流;就连市井之间的纠纷,也渐渐学会用明理说理的方式解决。

"这才是真正的教化。"叶知秧感慨,"不是强制灌输,而是潜移默化。"

正说着,林青雨带来了一个新发现:"先生,您知道吗?城里的茶馆酒肆,现在最受欢迎的不是说书听戏,而是议论时事、探讨学问。"

她带来一份记录,是在各处搜集的民间议论。让人惊喜的是,这些看似粗浅的议论,往往能切中要害。

"您听这个,"林青雨读道,"一个木匠说:'这新政好啊,不是光教人读死书,而是教人做活人。'多么朴实的评价!"

叶知秧若有所思:"这说明什么?说明教育真正走入了民间,成为了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这时,李元祯从江南赶回,带来了更多变化的证据。他发现,不少商号开始主动资助教育,而且不再局限于捐钱捐物。

"有意思的是,"他说,"这些商人还组织了'游学团',带着学子们实地考察商路,了解各地风土人情。这不正是明德堂倡导的'知行合一'吗?"

叶知秧欣然道:"这就对了。教育不该困在四walls之内,整个社会都是课堂。"

傍晚,一个特别的场景在明德堂上演。一群走街串巷的艺人来访,说是要把明德堂的故事编成戏文,让更多人了解新教育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