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0章 师说新篇(1 / 2)
作品:《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先生,您看这样编排如何?"
秋日的晨光中,王子明将一摞整理好的竹简呈给叶知秧。这是明德堂筹备已久的教材,凝聚着众人的心血。
叶知秧仔细翻阅。第一册是《明德总论》,开篇写道:
"天下之学,原无定法。善教者,因材施教,启人心智;善学者,博采众长,明己本性。"
"开篇立意不错。"她点头赞许,"把我们的教学理念说清楚了。不过......"她指着某处,"这里说'圣人之道',用词太过高远,不如改成'求学之道',更贴近实际。"
王子明连忙记下。这时,一阵吵闹声从院外传来。
"怎么回事?"叶知秧起身查看。
原来是两位教习在争执教学方法。一位主张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另一位则提倡打破常规、因人而异。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各自搬出经典佐证。
"都别争了。"叶知秧走到院中,"不如我们听听学生们的想法?"
众人这才注意到,围观的学生中有人欲言又止。
"说吧,"叶知秧鼓励道,"教学之道,理应师生共议。"
一个腼腆的少年站出来:"回先生,我觉得两位教习说的都有道理。就拿我自己来说,有些课确实需要循序渐进,比如诗文基础;但有些课则适合灵活些,比如思辨议论。"
"说得好!"叶知秧赞许地点头,"教学如医,贵在辨证。同样的方法,对一个人有效,对另一个人未必适用。"
她转向两位教习:"这不正是我们编撰新教材的初衷吗?要总结各种教学方法,而不是非此即彼。"
两位教习这才醒悟,抱拳致歉:"是我们太过执着己见了。"
"走吧,"叶知秧说,"正好趁此机会,我们一起商讨教材的编排。"
回到书房,几案上已经摆满了各种教学记录:有老教习的经验总结、游学带回的见闻、各地学堂的心得,还有学生们的学习体会。
"先说说我们为什么要编这套教材。"叶知秧开门见山。
"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学到知识。"王子明说。
"不全对。"叶知秧摇头,"如果只是传授知识,前人的典籍已经足够。我们要做的,是教会人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她取出一份江南学子的来信:"你们看,这位学子说他们那里新开了一所女子学堂,但遇到很多困难。社会偏见且不说,单是教学方法就很困扰他们。照搬男学的方式显然不合适,可新的方法又无从摸索。"
"这确实是个问题。"一位女教习说,"我们明德堂虽然男女共学,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叶知秧欣慰地看着这位女教习。当初创办明德堂时,让女子任教曾遭到很多非议。但实践证明,正是有了不同背景的教习,才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
"所以,"她总结道,"我们的教材不能只是知识的汇编,更要是教学方法的总结。让天下教习能有所参考,让天下学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