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80章 姓氏渊源(1 / 2)

作品:《晴阳照行旅

陈恪完整解释了“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含意,现在进入提问时间。

有太学生起身问道:“夫子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是否也是这层含意?”

这句话也有注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但他回道:“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弄清文明高度发展的要件。”

“文明的高度发展需要三个要件,一是农业的高度发达,能让这个文化圈里的人们吃饱饭、穿暖衣,如人们每天忙着吃饱穿暖,何谈文明的发展?”

“第二个要件是士农工商分工明确,并具有大规模人口聚集的城镇化。”

“第三个要件则是要有不断发展的传承,夫子打造的儒家文化源于周礼,而周礼则传承于夏商,再追溯可到伏羲以来的一代代发展。”

“所以通过这三个要件来分析夫子的这句话,我们就能明白夷狄进入中国就能得到这三个要件,而中国进入夷狄就会失去这三个要件。”

“深刻理解夫子的意思,我们就应该明白,夷狄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文明发展的要素。”

“而我们却应帮助夷狄提高文化层次,就像楚国摘掉蛮的帽子,江东摘掉夷的称呼,随着汉文化的不断扩散,逐渐形成一个高度文明的文化圈。”

这个回答完全符合大兴王朝的文化骄傲心理,众人纷纷点头肯定。

随后曾毅起身问道:“先生的意思是各民族平等?”

他旁听过陈恪与曾乐行的谈话,知道陈恪的民族观。

陈恪缓缓说道:“据我所知天竺有种姓制度,我大兴王朝为何没有?而律国和西北各族以及草原各族同样没有,这是为何?”

这个问题曾毅答不上来,他只能自问自答:“因为天竺被几拨外族人侵占,这些外族人为巩固自身的统治,将自己的族群凌驾于其他族群之上。”

“这样一层层地压下去,天竺就分为五等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贱民。”

“而我们本来就是一个族群,你的曾姓源于夏禹,而我姓陈源于舜帝,再往上推算,我们都源于炎黄,大家都是亲戚,老大、老二、老三的关系。”

这个答案一出众人一片哗然,曹汲跳起来问道:“我的姓氏源于哪?”

他痛快回道:“周武王之弟被封为曹地,以封地为姓。”

这个回答让曹汲开心,大声问道:“我是周文王的后代?”

“是。”他回的毫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