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2 / 2)

作品:《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放在古代史上,“吃冰”更是古人的一大享受,特别是宋朝年间起,大量的冷饮从宫廷走向民间。明清年间的大城市里,夏季走街串巷的“卖冰人”也是一景,碰上酷热时节,冰块价格也常走高,乾隆年间的某年盛夏,一斤冰块甚至卖到500文钱。

除了食用,以及夏天降暑,等日常用途外。

在古代医药、冷藏等各个领域,冰块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比如在明朝万历年间,冰块还助推了一场“价格奇迹”。

《五杂俎》里记载说,明朝万历初期的北京,鱼蟹等水产都是珍品,价格远高于猪牛羊肉。但不到二十年时间,鱼、蟹等水产“累满于市”,价格也是一路走低,比猪牛羊肉便宜得多。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沿海大量“冰鲜船”采购冰块后出海,把捕捞到的水产用冰块保鲜后贩入内地,市场上的水产因此剧增,价格也因此变得“亲民”。

因此,实际上古人对于冰块是有巨量的“刚需”。

各行各业都用得到,区别在于用不用得起而已。

古代可没有冰箱。

因此他们绝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天然冰,来源也只有一个,采冰。

中国古代的采冰业,可以说历史悠久,周朝时就有了专门掌管“采冰”的官员“凌人”,《诗经》里也有“二之日凿冰冲冲”的咏叹,即每年农历十二月的酷寒时节,就是“采冰”的时候,考古人员还在西安汉代长安城5号遗址里,发现了专门用来藏冰的“凌室”,其内部构造设计已经十分科学。

随着采冰藏冰的进步,中国历代王朝的冰块产量日益增大,消费群体日益扩大,到了如今明朝的采冰藏冰技术,已是空前成熟。

整个京城,就有二十三座官方冰窖,每年储藏二十万吨左右的冰块。

因此在听到杨宪要建造制冰工厂时,鲁明义还以为杨宪是要建冰窖。

“可惜南方冬季毕竟温度较高,河流结冰期也短,所以冰块数量也有限。”鲁明义开口道。

杨宪看了鲁明义一眼,笑道:“鲁兄,你误会了,我不是要建冰窖。而是要建一个制造冰块的工厂。”

“凭空制造的那种。”杨宪说着朝鲁明义比了一个手势。

“难道大人是想用《淮南万毕书》中记载的沸水制冰法吗?”鲁明义开口问道。

自从跟了杨宪之后,这两年来,他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