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章 朝堂角力,边境风云起波澜(1 / 1)

作品:《重生当逍遥小王爷

第十一章:朝堂角力,边境风云起波澜

朝会上,朱祁钰与朱祁镇就应对瓦剌之策争得不可开交,整个大殿的气氛紧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皇帝朱瞻基看着两个儿子这般相持不下,眉头紧皱,一时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朱祁镇见父皇迟迟未表态,心中越发急切,又高声说道:“父皇,出兵征讨瓦剌乃是彰显我大明国威之举,若一味地示弱求和,往后周边各部都会以为我大明可欺,此事断不可依朱祁钰所言啊。”朱祁钰则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大哥,国威并非只靠武力强攻来彰显,需用智谋,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边境的长治久安才是上策。贸然出兵,长途跋涉,万一陷入敌军埋伏,折损我大明精锐,那才是得不偿失啊。”

大臣们也分成了两派,武将大多支持朱祁镇,觉得就该以强硬手段回击瓦剌的侵扰;文臣这边不少人则觉得朱祁钰的提议有几分道理,打仗毕竟不是小事,需权衡利弊。朱瞻基沉吟许久,最终说道:“此事朕再斟酌斟酌,众卿先退下吧。”

朱祁钰知道,这一回虽没能让自己的计策立刻被采纳,但好歹也让一些大臣对他的看法有了改变,不再仅仅把他当作一个年幼不懂事的皇子。回到府邸后,他便召集了心腹之人继续商议对策。

李虎上前说道:“小殿下,那太子殿下一心想要出兵,怕是不会轻易罢休,咱们还得早做准备才是。”朱祁钰微微点头,看向众人道:“诸位,不管父皇最终如何决定,咱们都得为边境之事出份力。李虎,你去挑选一些可靠的侍卫,暗中训练,以备不时之需。陈轩,你带着太学里的几位同窗,帮忙收集整理过往与周边部族打交道的事例,看看有无可借鉴之处。”众人领命而去,各自忙活起来。

而另一边,朱祁镇回了东宫后,气呼呼地把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怒道:“那朱祁钰今日又在朝堂上让本宫下不来台,王振,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王振赶忙凑上前,谄媚地说:“太子殿下息怒,依老奴之见,咱们可以在陛下那里多吹吹风,强调出兵的好处,同时再让人在民间散布些言论,就说小殿下主张求和是软弱之举,让百姓也对他有些微词,这样一来,他就算有再多想法,也难以实施了呀。”朱祁镇听了,露出一丝阴笑:“好,就按你说的办,本宫倒要看看,他朱祁钰还能翻出多大的浪来。”

于是,在朱祁镇的暗中安排下,京城的大街小巷开始出现一些流言蜚语,说朱祁钰身为皇子,却不想着为大明扬威,只想着用财物去讨好瓦剌,实在是丢了皇家的脸面。这些流言渐渐传入宫中,连朱瞻基都有所耳闻,心中对朱祁钰也不禁生出了几分疑虑。

朱祁钰得知此事后,深知必须得尽快扭转这不利的局面。他决定亲自去民间走一走,了解百姓们真实的想法,同时也好为自己正名。他换上一身便服,带着李虎等几个侍卫,悄悄出了宫。

来到京城的集市上,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朱祁钰走到一处卖字画的摊位前,假装挑选字画,借机与摊主攀谈起来:“老板,近日可听闻了些朝堂上关于应对瓦剌之事的传言呀?”摊主一听,放下手中的活计,叹了口气说:“哎,自然是听说了,有人说那位小殿下主张求和是软弱,可咱老百姓哪懂这些军国大事呀,只盼着别打仗,打仗那受苦的可都是咱普通百姓啊,家里的壮丁都要被拉去充军,田地也没人种了。”

朱祁钰听了,心中一动,又接连问了几个人,发现大部分百姓其实并不希望轻易开战,只是担心边境的侵扰罢了。他心中有了主意,回到宫中后,便写了一篇言辞恳切的文章,阐述自己主张的缘由,着重提及了百姓生活不易,打仗需谨慎,避免生灵涂炭等观点,然后让人抄写了多份,张贴在京城的各处显眼位置。

百姓们看了朱祁钰的文章后,纷纷议论起来,不少人觉得这位小殿下倒是真心为他们着想,之前的那些流言也渐渐没了市场。朱瞻基得知此事后,对朱祁钰的看法又有了些改变,觉得他能深入民间去了解民意,倒也是有心了。

就在这时,边境又传来了加急军情,瓦剌部集结了更多的兵力,大有要大举进犯的架势。这下,出兵之事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朝堂上又一次炸开了锅。

朱祁镇趁机说道:“父皇,如今瓦剌这般行径,分明是不把我大明放在眼里,出兵之事刻不容缓啊,再犹豫下去,只会让敌军越发张狂。”朱祁钰也赶忙出列说道:“父皇,此刻虽局势危急,但仍不可莽撞。咱们可一边集结兵力做出要出兵的态势,另一边加紧派使者去交涉,许以一定好处,先稳住他们,然后调派各地的援军赶赴边境,加固防线,等时机成熟,再做定夺也不迟。”

这一回,朱瞻基思索良久后,说道:“朕觉得钰儿所言有几分道理,此事便依钰儿之策,先派使者前往瓦剌,同时调派援兵加强边境防御,不过军队也要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朱祁钰一听,心中大喜,赶忙谢恩,而朱祁镇则脸色铁青,狠狠地瞪了朱祁钰一眼,心中对他的恨意又深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