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8章 营帐夜谈,对后金的应对之策(1 / 1)
作品:《再次回到明朝》在孙承宗的营帐中,烛火摇曳,孙承宗和一众将领正在讨论的场景。桌上摊着辽东军事地图,周围摆放着兵器和甲胄模型,似在诉说战争的残酷。自从老孙负责辽东战局以来,后金的攻势已经停滞不前,双方陷入了僵持。
孙承宗手轻轻地抚弄着自己那花白的胡须,他静静地凝视着在座的众人。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地张开嘴巴,用低沉而又沉稳的声音说道:“诸位,今日我把大家召集于此,就是想要共同商讨一下接下来针对建奴的作战计划。一直以来,咱们都是沿用过去对付瓦剌和鞑靼的作战方式来应对他们,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套对建奴根本就不起作用。所以呢,还请各位都发表发表意见,好好琢磨琢磨到底是因为什么缘故呀?”
坐在一旁的袁崇焕此时微微皱起了眉头,双手抱拳向着孙承宗行了一礼,然后郑重其事地开口说道:“大人,依末将看来,后金的军队虽然跟蒙古的骑兵一样,同样是以擅长骑射闻名于世,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却有着如同天地之差般的巨大区别。”
“继续说”孙承宗鼓励道。
袁崇焕深吸一口气,然后沉稳地向前迈出一步,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接着说道:“诸位大人,那八旗军实乃一支训练有素且组织严密的强劲军旅,绝非蒙古骑兵所能相提并论啊!一直以来,蒙古骑兵的骑射技艺常常被人们传颂得神乎其神,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要知道,由于骑手身处马背之上,难免会受到颠簸起伏的影响,这就导致了骑射时的稳定性远远逊色于步兵射击。在这种情况下,骑射手想要实现精准瞄准几乎是难上加难,因此命中率自然也就相对较低。即便是偶尔射中目标,其杀伤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再看看我们大明将士身上所穿戴的棉甲和锁子甲,这些精良的护甲都能够有效地抵御蒙古骑兵射出的箭矢,大大削弱箭镞的穿透力。就算箭镞侥幸能够穿透甲胄,其最终造成的杀伤效果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说到这里,袁崇焕稍稍停顿了一下,再次将视线投向在座的每一个人,加重语气继续道:“可是,后金军队的战术素养堪称登峰造极。无论是军队的调度安排还是作战时的协同配合,他们均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而且,他们还非常善于巧妙地运用地形以及天气等各种外界因素来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一旦投入战斗,后金军中各个兵种之间的配合可谓天衣无缝,彼此默契十足,这样一来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整支军队的战斗力。相比之下,我们以往所遭遇的敌人根本无法与之同日而语。所以说,那些用来应对蒙古骑兵的战术方法绝对不适用于这支强大的后金军。”
此时,榆翔沉声道:“大帅,此次突袭,与金骑兵交锋时,发觉他们的盔甲防护力远胜于我军。您瞧,”言罢,他取过桌上一个明军甲胄小模型,“大人,此乃我军装备之锁子甲,防护力虽佳,却颇为沉重,影响士兵之灵动性。而后金军之棉甲,独具特色。”说着,他拿起缴获之后金棉甲,“在防护力未减之情形下,后金军之护甲较我军轻便许多。”言罢,他分别用双手掂量了一下两件护甲。“此点我等在过往作战中,亦有所察觉,吃亏甚多,只是不知缘何如此。”赵率教说道。
“制做方法不同”榆翔说道接下来,他向众人描述起后金军棉甲的制作方法,“这种盔甲取棉花七斤,用布盛于夹袄内,粗线缝紧,入水浸透,取出铺地,用脚踏实,以不膨胀为度,然后将棉花晒干,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张这样的棉片缀成很厚很实的棉垫,两层棉布之间是铁甲,内外用铜钉固定,这就是盔甲外表有很多铜钉的原因。”说起来 纯棉甲实际上和现代的防弹衣原理很像,因为其具有钢铁铠甲所没有的韧性,利用其材质吸收攻击物体的动能,由多层坚韧的长纤维组成的细密网络,对来自外界的冲力有着十分良好的吸收作用,这是全棉甲能够防弹的关键。只是这个没法子说。
孙承宗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思索之色,仔细端详营帐内类似棉甲的物件,示意榆翔继续。榆翔接着说:“大人,这种盔甲的好处是‘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且非常轻便,只有 30 - 40 斤。比较我们全套锁子甲的 60 - 70 斤,轻便许多。而且棉甲制造便宜,不需要量身定做。北方寒冷,棉甲还有御寒功能。特别是后金军队的批甲率达到 35%,而明军不及 3%,差距不可小觑。”
“此外,努尔哈赤为手下精锐打造了厚重的铁甲,里面再配上专门用来抵御火枪的棉甲,贴身还可以再穿一件锁子甲,这些身披双重甲甚至三重甲的士兵作为前锋,号称“死兵”,打仗时都是带头冲锋在前,五十步以外连威力最大的鸟铳都不能致命。而到了五十步的距离,清军的重箭却可以发挥其射速快的优势,对明军大阵实施饱和式的打击,往往轻易就能将明军战阵击溃。”满桂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