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4章 香港大开发(六)(1 / 1)
作品:《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趁着磊哥还在岛上,无忌当然要抓他当壮丁用,让他尽快把自己对民政管理的想法全部写出来,要不然等商船装完钢铁作坊和纺织作坊的新产品就磊哥马上会马上随船返回广州,安排产品试卖。无忌深知自己这个时代认知绝不可能比得过土生土长的磊哥他们。要制定适合香港岛的管理制度,肯定要符合大部分民众的利益,还得多参详更多岛上民众的看法,而不是他想当然都照搬一些后世的制度就能解决的。
无忌目前要做的是按照自己对这时代的认知和照搬一些后世已被证实行之有效的制度把制度的大纲框架先建立起来,然后再根据大部分民众一致认同的看法去调整制度大纲,让它更符合香港岛的实情,待大纲确定下来后再往其中补充细则。即使完成了制度的初步设计后,还要经过试运行来检验其适用性,再经过试运行的结果不断调整、完善,才能最终形成最佳的管理制度。
要维持岛上管理的机构的正常运转,就涉及到税收的问题。可香港岛既不是无忌的封地,他也没有建国,收税的话名不正言不顺。无忌想过以管理费的形式来替代商税,田税就以租子的形式来收,个税不收。这些税率定多少才合理,无忌自己也是心里没底,反正一定要低,决不能明显影响到岛上诸人的生活质量。为此,无忌设计很多的调查问卷,让学堂的学子帮忙做问卷调查。
无忌深知管理制度的设计不能太着急,必须慎之又慎,一时半会是不可能完成的。反正在制度实施之前,暂由安保队来维持岛上的治安管理,民事争议就套用陪审团制度,让大家推举一些代表来担任判官。每当有争议发生时,就随机抽调一批被推举出来的判官按他们的想法去判决,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最终的结果。
目前岛上诸人多是在为无忌和其旗下的工坊、商队服务,大部分人都适用其企业的人员管理办法,但是随着岛上不属于其旗下的人员越来越多,制定全岛适用的管理制度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在岛上的地形地貌勘察工作已经完成,详细的香港岛地图已绘制了好几份。张志明手上拿着一份地图,带着几个工匠和安保队员,来到图上标记的靠着岛中心位置附近的一个大湖边。湖的旁边不远处,是一个很大的沼泽地,张志明计划把沼泽地全部改造成种植水稻的水田,再在水田旁边开荒一些可种植瓜果蔬菜的田地。刚好旁边的湖泊可以开渠取水灌溉,顺便规划设计了一些水利方面的措施。这里是无忌正在设计的岛上二期开发的项目,还没等一期项目完全完工,二期项目就启动了。二期的开发以生态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再辅以一些农牧产品的加工作坊。在无忌的规划中,这个二期项目开发完后,岛上的食物不但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而且还能大量对外输出。
还没等二期的规划做完,无忌就安排了大量的人手到沼泽地里开荒屯田,修建灌溉水渠、蓄水池等措施,还特意为方便物资转运和人员来往而修通了从一期项目到二期项目的道路。为了第二期项目的顺利推进,无忌又给磊哥写信,主要让配合准备大量的牲畜和粮食、蔬果的种子。
时光飞逝,妹妹来信说家乡的人员准备得差不多了,即将在一个月后开始迁徙。此时无忌正在湖泊南边的二期住宅区的建设工地查看工程进度。眼看大部分的住宅已经完工,剩下的小部分也即将完工了,应该足以满足即将来到的张家村众人的居住要求有余了。查看完第二阶段住宅的工地后,无忌轻松无比地走向第三阶段工坊建设区域继续巡查工坊的建设进度 。
经过几个月的大力建设,香港岛的面貌早就焕然一新了。从湖泊的上空俯瞰下去,湖的东边和南边布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崭新的石路,路的两边整齐排列着各种形状的木砖结构的建筑,路上车马人流如梭穿行。商业区的商铺前路上的人流尤为密集,衣食住行各种购物的需求,在香港岛上都可以轻松得到满足。
到目前为止香港岛上的常住人口已超过了八千人,比一般的小乡镇人口还要多得多了。岛上的人口构成主要有,商队、安保队和作坊的员工及其家属,受雇来岛建设的各类工匠、力工及其家属,还有无忌专门为岛上配置的郎中、教书匠和种地小能手等人员与其家属。只要家乡的分流的人员到位,岛上的总人数就会超过一万一千以上,比之前无忌的预计还要多上一成左右。
无忌端坐于家中边悠闲地喝着茶,边看着磊哥的传来的四海商队的汇总报表和信件。在张老师的点拨下,磊哥终于形成了将商队的日常经营以月报表的形式汇报,而一些具体的重大事项以信件形式说明的习惯。四海商队在磊哥的管理下,成长的很快。目前四海商的触角最远已伸到了江西行省和福建行省的部分地区,尤其最近为了采购源头茶叶而进入了云南行省的产茶山区,还联系上了云南地区的茶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