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5章 鹰击长空(1 / 1)

作品:《向前行1

离开了海阳市的砖瓦厂后,我们一路辗转,最终来到了心心念念的青岛。这座滨海城市,传闻中是那般的美丽迷人,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奔着它而来,渴望在这里找到属于我们的梦想。

初到青岛,我们首先去了劳务市场,一番寻觅后,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在粮油批发市场当搬运工的活儿。当我们踏入粮油批发市场时,那嘈杂喧闹的场景瞬间映入眼帘。市场里人来人往,各种货车进进出出,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的气息和机油的味道。地面有些坑洼不平,角落里还堆积着一些杂物。包工头是个东北人,手下养着几十号搬运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市场里搬运大米,装车卸车,循环往复。

我对身旁的朋友说道:“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到了这里就干一天试一下吧。”我那朋友个子不太高,但力气还算不错。不过,这市场里的搬运工们,一个个都人高马大、身强力壮。有个东北大汉,每次能扛起五包大米,足足 250 斤,而我们最多也就只能扛两包。我那来自云南的朋友干了半天后,就面露难色地对我说:“这活我有点吃不消啊。”的确,这种搬运的活儿强度极大,而且最关键的是那工头催得太紧,几乎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只要稍微停歇一会儿,那工头就在那哇哇大叫,催促着我们不停地干活。半天下来,我们都累得浑身酸痛,仿佛骨头都要散架了。

到了晚上,我躺在床上,心里想着明天该怎么办,一方面觉得这活儿确实太累了,另一方面又不想轻易放弃。朋友似乎也有着同样的纠结,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早上起来,朋友一脸疲惫地说:“我们还是吃不消,走吧!”就这样,我们无奈地离开了粮油批发市场,带着行李来到了一个青岛的公园里。我们在公园里漫无目的地走着,心里充满了迷茫和失落。

正在这时,有个男人上前来跟我们搭讪。他看着我们背着行李,一副背井离乡的可怜模样,就问我们要不要去工地干活。此时的我们俩也无处可去,便点头答应了。跟着他来到工地,只见工地一片繁忙,各种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地上堆满了建筑材料,钢筋、水泥、砖块等等随处可见。我们被安排了住处,得知这里的工人大多是四川人。那个带我们来的男人自我介绍道:“我叫何凯,是四川人,在这个工地做木工!”何凯带着他漂亮的老婆一起在工地干木工。木工班组的包工头也是一个年轻的四川小伙子,还带着一个女朋友。我们俩就跟着何凯开始学干木工。

整个木工班组都是他们的老乡,对于我们两个的加入,他们表现得非常欢迎。我心里暗自庆幸,终于有了新的开始。当我们开始接触木工活时,才发现这也并非易事。那时工地上用的很多都是钢模,还要搭钢管架子,很少用木模。他们一般十几个木工都是分片包工干活,每个家庭分到一小片,负责把这一块给干完。我们俩没来的时候都是凯娃子带着他老婆干活,现在我们来了,他老婆就专门负责做饭,我们三个一起干活。我一边干活一边想着,一定要好好学,争取早日掌握这门手艺。

在这个工地的大老板,据说也是一个泥瓦匠出身。他刚开始出门包公的时候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第一年带几十个人干活,结果没拿到工钱。过年前回老家把他老婆养的牛卖了,才给工人发掉工资。就这样,他凭借着良好的信誉,一步步、一点点地发展壮大起来。如今,这个山东老板已经有 4 千多工人给他干活了。我不禁感慨,人要成功真的不容易,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必定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

我们每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地在工地上劳作。每天都要扛着钢管,搬着钢模,日复一日地拧着螺丝,辛辛苦苦地打着扣件。有时候累得直不起腰来,但我们还是咬牙坚持着。我常常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朋友也在一旁鼓励我,我们相互扶持,共同努力。

有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我们在工地上干得汗流浃背,但依然没有停歇。我看着那高高的钢管架子,心里有些发怵,但还是硬着头皮往上爬。何凯在下面喊着:“小心点!”我点点头,继续往上爬。当我爬到架子上时,突然感觉一阵眩晕,差点就掉了下去。幸好何凯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我。我坐在架子上,喘着粗气,心里一阵后怕。何凯安慰我说:“别怕,慢慢来,习惯就好了。”我感激地看着他,点点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木工技术也越来越熟练。我们在工地上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大家一起说说笑笑,日子也变得没那么难熬了。有时候下班后,我们会一起去附近的小餐馆吃点东西,喝点啤酒,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逐渐融入了这个集体,感受到了一种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