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章 操纵心理学(1 / 1)

作品:《生命永恒之西沙拯救

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消费行为,更多的是因为潜在的不确定感,龚华东感到终究是心理没底。不由得他想起了自己学习过的一本书,关于心理操控的书。

在《操纵心理学》这本书里,作者哈丽雅特·B·布瑞克细致入微地讲解了操纵心理的形成机制和心理作用,从消极个积极两方面来阐述操纵心理,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意义。

另外,书本里详细讲解了让人成为被操纵者的7个弱点,概括了操纵者的9种类型,分析了操纵者的动机、目标和手段,还提供了心理测验,让你评估自己是否容易被操纵,是否处于操纵关系之中,并总结概况了抵抗操纵的关键7招,帮助你摆脱操纵关系,不做软柿子,重掌人生的主动权。

这里就就您想知道,自己是否是一个容易被操纵的人,提供一些摘录,您可以根据下面的描写,进行自我审视评估。

在《操纵心理学》提出7个按钮,也就是7个普遍的现象,用以评估一个人是否是容易被操纵:

一、取悦他人的习惯与心态。

取悦他人的习惯和心态常常表现为过度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而忽视自己的内心声音。要判断这种习惯和心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1. 对他人意见的过度重视:总是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会因为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不惜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和行为。这种心态可能源于内心深处对自身价值的不自信,或者是对社交关系的过分依赖。然而,这样做往往会让人失去自我,陷入无尽的焦虑之中。

2. 难以说“不”:

对于他人提出的要求,如果是自己不愿意做或者无法胜任的事情,往往很难直接说“不”。因为害怕一旦拒绝了别人,就会让对方感到失望和不满,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心理使得人们常常陷入一种困境:一方面想要满足他人的期望,但另一方面又觉得难以承受压力。

因此这样的心态下,使得对于他人的请求,即使自己不愿意或无法胜任,也很难拒绝,担心会让对方不高兴。为了避免他人不高兴而不得不接受操控,是满足他人。

3. 自我牺牲或许更确切地说自我放弃:他们往往会选择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违背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作为代价来满足别人的要求,哪怕因此而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也在所不惜。然而,那些所谓的“他人的需求”真的就是真正的他人需求吗?或许我们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有时候,人们之所以会感到痛苦,并不是因为他们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而是因为他们将这些期望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他人而活。如果一个人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那么他很可能会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一来,他就很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更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说,我们需要学会在照顾他人感受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独立且富有创造力。毕竟,只有当我们能够真正地爱自己时,才有能力去关爱他人。

4. 依赖他人的认可:

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需要不断从他人那里获得肯定和赞扬。

总是不自觉地想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的价值存在感。

当某个别人对自己的价值达到了被认可被赞赏地愉悦感之后,渴望再次获得认可被赞赏,越来越渴望,就会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一般,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只能依靠他人源源不断地提供肯定与赞扬来维持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

而一旦这位特定的他人没有以往那么认可肯定或赞美,感觉自己失去了全世界,顿时陷入了无尽痛苦。渴望对方能够可怜自己,给予自己更多的肯定赞美安慰。

5. 内心焦虑:

在取悦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感到内心焦虑和不安,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这种心态往往源于对他人认可和喜爱的渴望,但却忽视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当我们过分关注别人的看法时,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不自信的旋涡,甚至失去自我。这样一来,即使得到了他人的认可,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快乐与满足。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关注自身、保持真实,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许就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6. 失去自我:

长时间地去讨好别人,会让一个人逐渐迷失自我,不清楚自身真正所追求的是什么,欠缺独立自主思索以及做决定的本事。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往往难以明确自己的需求、价值观和目标,容易被他人的意见和期望左右,无法坚定地做出符合内心意愿的选择。同时,过度依赖他人的认可也可能削弱其自信心,使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自主决策的能力。这样一来,个人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一般,只是盲目地迎合着外界的声音,而忽略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渴望。